如果说BAT是互联网江湖的三巨头,那么沙县小吃、黄焖鸡和兰州拉面就是餐饮界的三大杠把子。

今天我们就讲讲一个县“逃”出来的生意——沙县小吃。

16113015372011.jpg

年销售额突破80亿,全国门店8万家,规模相当于肯德基的20倍,且风靡海外。

(注:截至去年,肯德基在国内门店为4000余家。)

区区一家招牌看起来有点土、有点low的小吃,如何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特色餐饮品牌呢?

开张首日,被迫关门        

沙县小吃又火了!

多家媒体报道,在美国纽约第八道某条华人区路口上,一家挂着“沙县小吃”招牌的门店人气爆棚、火爆到没边怎一个“火”法?

仅在开张的第一天,由于前来的顾客太多,餐食都被抢光了,无奈之下,店家只好下令关门“躲”人。

1481011633806584.jpg

无论是高峰期还是非高峰期,沙县小吃从不缺人气,据说,生意好的时候,出纳机2分钟出一单。

如果你觉得只是华人在购买,就大错特错了,很多热爱中餐的海外人士(包括本地人、留学生和旅客等)都经常慕名而来,吃得不亦乐乎。

在国外友人心目中,沙县小吃已经成为中国特色餐饮美食的代表之一,丝毫不逊色于他们的肯德基和麦当劳。

截至目前,沙县小吃全国门店达到8万多家,旗帜插遍全球多个角落,是中国餐饮界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逃”出来的生意        

沙县小吃,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农村范儿的代名词,装修朴素,价位低廉,不上档次。

身边朋友也时有抱怨,沙县小吃哪有那么好吃?先不说招牌low,口味也一言难尽,真是“浪得虚名”。

其实,不是沙县小吃不好吃,而是兴许你没吃到正宗的那家。

据悉,其8万门店的背后,有6万多从业人员,包括当地人、外来加盟商、洋弟子等,中间多少深水这里就不多说了。

下面,小编就跟大家简单说说沙县小吃背后的故事。

沙县小吃,福建沙县一道知名的风味小吃,最早工艺来自古中原一带,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

可以说,沙县小吃,是一个县的人民“逃”出来的生意。

而人称“沙县第一人”的正是沙县原家小吃的掌门人邓世奇。

邓世奇,和很多中国农村小伙子一样,出身贫寒,家里务农,早年到外头当过兵。

24岁时,他退役后回家帮父母耕田。

干了几年觉得没意思,邓世奇就寻思着借点钱,盘下一块地开照相馆。

后面,他结婚后,又和妻子原冬英合伙开起了夫妻小吃店。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更何况是夫妻呢?

原冬英掌勺功夫好,所用的食材配料很讲究,加之又深受沙县地域文化的影响,做出的菜色非常了得。

而邓世奇,相对而言,销售和管理能力则比较突出。

一个负责炒,一个负责卖,三年下来,生意好了,房子也建起来了。

试想,再小的门店,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老老实实经营,日后不求自己变成亿万富翁,但也能过上顶不错的小康生活。

bba989db54f5ec2c97771f6a51f57ad8.png

然而,欲望是个无底洞,有了点钱,还希望更多。

彼时,20世纪90年代初,福建各大乡镇流行赌博和民间标会(民间信用融资贷款方式)。

“钱生钱”的戏码吸引了不少急于求成的年轻人,邓世奇就是其中一个。

他砸了很多生意赚得的钱,希望投入的资金能翻倍回本。

可是,天上压根没有掉馅饼之事,没几下,邓世奇就输掉了裤子,并背负上13万多的巨债。

这下该怎么办?13万,得还到何年何月啊?

为今之计,跑为上策

丢下孩子给岳父照看,带上老婆,揣着5千块,邓世奇一刻也不敢停歇,风尘仆仆地跑去厦门投靠朋友。

来到厦门,夫妻俩选择做老本行,可这一次开得很不顺利。

看着房东还不留情地将房子转租给别人,邓世奇跳海自杀的心都有了。

期间,他们摆过地摊,两个炉子架起一块塑料布,起早贪黑,勉强度日。

第三次,邓世奇下了决心,砸重金开创自己的拿手绝活——“沙县原家小吃”。

他向朋友借来9000块,一大半用来交房租,另一点用来谋生。

本想着一天赚它个50来块就差不多了,谁想,开张头一天,就赚下了388元。

那晚,夫妻坐在床上数钱,兴奋得睡不着觉。

原来,厦门那边有很多外来民工,他们人在异乡,工资微薄,邓世奇夫妇卖的东西很有家乡味道,且价格还不贵。

一来二往,民工们成为他们的回头客,生意逐渐好起来。

人在外头,混得再好,也没有家里好。

还清了债务后,邓世奇选择回家创业,此后,沙县原家小吃门店林立,慢慢占据人们的视线,成为街头一大餐饮景观。

1996年,在政府的鼓励下,越来越多像邓世奇这般一穷二白、没资源没人脉的农民,背井离乡,“逃”出沙县,赤手空拳,将沙县小吃发扬光大。

沙县小吃何以如此牛逼       

门店8万多家,年入80多亿,旗帜插遍海外角落,麦当劳、肯德基都不及,沙县小吃为啥这么厉害?

14P58PICYcG_1024.jpg

1. 文化催生经济模式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不可小觑。

百科显示,沙县小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中原地区饮食文化系统的一个分支,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

可见,沙县小吃在历史的地位有多重要。

文化一脉传统,发展至今,对后世影响深远。

随着现代文明和商业进程的推进,沙县小吃文化应运而生,可以说,沙县人民后面诞生的“沙县小吃”是祖宗赐予的饭碗。

2. 复制推广,政府扶持

看到本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政府如何还坐得住?

20世纪90年代中期,福建政府下令,每个单位至少派出一名科级任职人员停薪留职,到外头卖小吃,带动沙县人民劳动致富。

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沙县人民将“沙县小吃+”的经营模式复制下去,走出农村,打开国门,对外输出其特色的饮食文化。

3. 注重质量,打造品牌

搞餐饮的都应该知道,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

拿上述主人公邓世奇的经历说,当成功开出第一家沙县原家小吃后,他开始注重品牌意识的树立。

回到家乡后,在沙县小吃街上,邓世奇一口气盘下5家门店,不惜斥8万重金搞装修,并聘请了8位师傅,对各种菜色进行专研和推广。

沙县小吃的闻名天下,背后的品牌和口碑功不可没。

4. 连锁经营,加大扩张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化社会,如果还用以前的一套做生意,而求战无不胜,要么你的技艺练就得炉火纯青,要么你的口碑实在了得。

通常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竞争者的入局,同行洗牌过后,只会被时代浪潮吞没。

沙县人民秉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精神,誓要将老祖宗留下的饮食文化推广至全球。

以加盟模式连锁经营,加大扩张,不失为一种快速成名的捷径。

当然,加盟模式有好有坏,抢占市场的同时,如果不严加管理,很有可能会给品牌造成损坏。

5. 挥刀阔斧,现代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组织结构,企业如同盘散沙。

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以邓世奇为代表的沙县小吃先锋军,剔除掉家族企业带来的弊端,积极引进各方现代管理人才,并学习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加盟模式。

如门店logo一致、统一的员工服装、台牌和餐桌布、统一配料秘包、统一的管理等。

在现代化管理制度的推动下,沙县小吃从乡村范儿浓的街边小摊,变成全国连锁型餐饮品牌。

6. 时不我待,顺势而为

如今,在这个时代,新鲜好玩的事物数不胜数,随便一个品牌(如奶茶、美妆等),只要将门店和产品外观包装得小清新点,就会吸引很多小年轻驻足。

这说明一代消费者情趣和审美的演变,他们追求产品口味和质量的同时,也在注重外观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有着千年文化历史的沙县小吃,顺应时代,开始“返老还童”了。

今年1月,不少媒体报道,马云旗下的淘宝和沙县小吃联合搞了家画风清奇的“萌系治愈所”,将沙县小吃的农村逼格一下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民孕育一方文化。

沙县小吃,有沙县人民,何其幸也;沙县人民,有沙县小吃文化,何其幸也!

在此,小编衷心希望沙县小吃早日征服全球人的胃,也希望更多美食走出国门,让世界见证什么叫真正的“舌尖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