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流量为王的时代。

明星、绯闻、热点、鸡汤文最易博人眼球,优质小众却难获拥趸。

而他们却能打破边界,在冷门领域中杀出一条血路。

2014年,世界第一柯洁凭着狂傲不羁的性格,一举成为网络最红的棋手

2015年,刘慈欣获雨果奖,其科幻小说《三体》大火;

2018年,天文科普作者「宇宙印象」在头条号累计收获推荐量14亿、粉丝量21万、阅读量2亿。

他,2015年入驻头条平台,历经1000多天,凭借“好看易懂、干货满满”的科普风格,从科技领域脱颖而出,成为41000个头条账号中的佼佼者。

在他看来,任何领域都没有小众,科普文章写作有律可循,只要找对方向、方法照样能做出大众喜爱的爆款文章。

作为2018年度最后一位专访对象,今天头条玩家就和科技领域大V「宇宙印象」深入聊聊,亿级流量背后的运营秘诀! 搬好板凳哦~

Q: 请您简单介绍下账号的风格定位和运营团队的概况?

A:「宇宙印象」风格定位较广,侧重天文科普,偶尔也会写航空航天类的题材,该账号仅在头条平台注册,只有我一人运营。在文章里一般会附加“头条独家”的语句,防止其他平台转载。

Q:您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来又专注于科普,请问是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吗?可以分享下背后的启蒙故事和心路历程吗?

A:我对天文的兴趣从小就有,喜欢与宇宙航天、星空有关的东西。所以也倾向于该方向。

当初曾考虑选择南京的航空航天大学,但天文系分数比较低,所以最终选择了南京大学天文系。

微信截图_20181229112637.png

Q:毕业后您有想过从事其它职业吗,比如科学研究、或者老师等等?还是一开始就想好当个科普作者以及向自媒体方向拓展?(如果有这方面选择的转变,可以简单介绍下转变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故事吗?)

A:其实天文学的就业是非常狭窄的,出国深造是一条路,进入科研机构或者当自然老师是另一条路。

不过,由于纯粹的天文学很枯燥,涉及很多计算,所以我最后没有选择做科研。

毕竟兴趣归兴趣,一旦变成工作,可能就是一种负担。而且我的涉猎范围比较广,天文只是众多兴趣中的一个。

大学毕业后,一开始我并没有立志于做一个科普作者,那时候网络还不普及,也不知道做科普会有什么收益。到了2015年左右自媒体才开始出现,当时一个编辑朋友邀请我开通头条号,「宇宙印象」也算早期加入头条的账号,他告诉我写文章还有广告费,于是我就注册了。

对于职业原因,一方面,我虽然学理,但文笔应该说还不错,另一方面也有兴趣和专业知识做支撑,所以就自然而然走向了科普这条路。

另外因为比较早加入头条,没有很多功利的思想,就当是一个写作的平台。在头条这个平台发挥让我觉得很有认同感,作者就负责创造,推广交给平台做,这比微信、微博的模式更好。

微信截图_20181229112650.png

 Q:天文会涉及很多物理方面的知识,相比于健康、娱乐等领域而言可能会略显小众,可是您在头条平台却做出了一篇又一篇阅读10W+的文章,您认为「宇宙印象」能脱颖而出的最大优势是什么?

A:我认为宇宙印象最大的优势在于高度和格局。

首先,我懂天文,但我看一个天文事件不是从学术角度看,而是会选择深入浅出对读者循循善诱地引导。这是谁都无法模仿的,也是10万+的基础。

其次,我知道读者喜欢什么,讲点什么他们会感兴趣。这就是所谓的对受众口味的“敏感性”,若科普不对受众胃口,就会变得枯燥,读者兴趣就会下降。我会尽力避免这些。

另一个优势我觉得是兴趣,兴趣会激发人的潜能。从兴趣的角度去写科普,效果会更好一些,也更有情怀。

微信截图_20181229112644.png

Q:有的天文科普账号会倾向于概念的解释,比如时间膨胀、黑洞理论或者宇宙11维的由来等,而您的内容选题多专注于当前的探索和发现,请问是个人比较偏爱这部分,还是有其它内容定位的考量?

A:其实这个问题也是为什么宇宙印象受到认可的原因之一,我比较喜欢逆向思维看问题,做科普就应该从非科普的角度来写。

优秀的老师从来不照本宣科,学生一个个成绩都很棒,科普也是如此。

从读者的角度看,我告知他们什么是黑洞理论、什么是超弦,这有什么意义?这也是很多天文科普账号做出来的东西比较枯燥的原因。

还有一部分科普账号专门做外电翻译,这招其实也有天花板,会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搬运工、翻译机的角色。

宇宙印象的定位是一个以天文科普为主的账号,但我从来不讲理论,我讲现象。

比如最新的发现、最新的观测、最新的方法,并且告知读者这种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这样文章的垂直领域打通了,如果加上横向延伸,横纵两个方向都打通,那么文章就很棒了。

在这样的文章结构中加入理论、安装一个提炼过的标题、嵌入视频,那么这道视觉佳肴就诞生了。这样文章有格局,有高度,更可以落地。读者读到这样的文章,就会发现文章是有观点的,有灵魂的。

微信截图_20181229112704.png

Q:很多人认为新媒体是娱乐至死的时代,「宇宙印象」却坚持深度的偏小众领域的科普,您如何看待“小众领域”与“大众口味”之间的平衡?

A:我觉得没有小众领域和大众口味这样的说法,任何方向都没有小众,只有方法或做法上欠缺或者作者没有找对方向。

比如佛学,乍看之下应该比天文更小众吧,但如果你研究到了精髓,并且懂得如何落地,一样可以做成大众非常喜欢看的东西。

再比如盗墓,盗墓比天文更小众,为什么盗墓笔记会大家都喜欢看,道理是一样的。

小众领域和大众口味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一个人会把小众领域做成大众口味,考验的是作者,而不是领域上的分层。其实还是格局的问题。

所以对我来说,宇宙印象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还可以把这个领域做得更好。

Q:那可以具体谈谈,您是如何做到这部分平衡的?

A:把小众领域做成大众口味,我主要是一个思路:

第一步是我要知道小众领域的所有基本情况,

第二步是我要知道大众口味的所有问题,这是目前大部分天文科普作者所缺失的地方。

同理,这个定律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都可以通用的。

Q:《毒液》在中国上映后,您不久就推出了文章将热点电影和科普相结合,您如何看待追热点?对偏小众的领域而言,追热点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什么?

微信截图_20181229113106.png

A:毒液这个电影还没上映就非常火了,讲的是一种彗星上的生物落到了地球上,与人类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生命体。

这个电影让我想起了空间站上进行了一些菌株实验,即肠杆菌菌株变异了。而且这个新闻也是最近才出现的,这两者有很明显的共同点,完全可以结合。

追热点是作者必须的技能,这是关注度的体现,热点有天然的流量。

对于天文科普或者小众领域的作者,追热点的正确姿势还是需要逆向思维,大家都追,你就不要在同一个方向上去追。

就像前不久那个洞察号火星着陆器登陆火星,一拨人都在追,然后就是千篇一律的稿子,其实这样很没技术含量。

追热点的正确姿势,就是不追,但是读者却明白你的文章其实是在追热点。

Q:近期最满意的文章是哪篇? 从选题策划到最终落地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呢?可以分享一下您在选题方面的心得吗?

A:最近我比较喜欢的是这篇:《人类并非起源宇宙又添一关键证据,10名宇航员均出现了不可逆变化》,这篇文章阅读量286万,推荐量达到1760万。

选题花了1个小时,写了大概1个多小时,前后将近3个小时。

选题方面我一般都看最新的发现、最新的成果。比如这篇讲的是科学家对宇航员身体跟踪检查发现,大脑灰质和白质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这就说明人类的机体天生就不适应宇宙,我就联想到与地球起源的说法吻合。

这篇文章同时也是辟谣,针对那些说人类来自外星的谣言。这篇选题看似是一个科研成果,但与每个人都有关,也容易引发共鸣。

Q:「宇宙印象」的标题数据一直非常亮眼,推荐量也已高达14亿。请问您是如何提炼标题看点的?可以具体谈谈标题技巧吗?

A:我拟标题会花很多的时间,标题也很重要,我对自己标题的要求是不仅要让读者有吸引力,机器也会被我的标题吸引。

首先,我觉得标题中必须埋下伏笔,有悬念。

就像上面那个标题:人类并非起源宇宙又添一关键证据,10名宇航员均出现了不可逆变化,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两段式标题:前后都是陈述句,但却设置了悬念。

其次,标题中也可多用疑问来引起读者注意。一般我会在首句提出具有吸引力、能勾起读者好奇心的问题,末句再用细节来对首句进行悬念烘托。

另外,结论前置也是很吸睛的标题方法。如果一个新闻中有亮点,可以先将这个亮点提炼出来放在句首,后面再补充相关细节。

Q:您的封面配图都非常传神,画面大气又有冲击力,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配图技巧吗?

微信截图_20181229113119.png

A:配图结合文章就可以了,找图应该不是一件很困难事。

Q:「宇宙印象」在头条号平台的成长速度非常快,开号2年多,推荐量和阅读量均已过亿,请问有哪些运营经验可以分享?(比如选题、追热点、发文时间、粉丝的增长等等)

A:刚开始的时候我研究过发文时间,因为之前我也做过编辑,上午8点前发文。

后来发现头条号是机器推,而且读者容量很大,发文时间其实干扰不多。如今头条号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文章内容很棒,半夜12点发都不是问题。

最大的经验就是做垂直、深度,只要对读者有益,都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