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的第一很多,也有很多的第一从巅峰跌落,但是其中最无奈的当属莲花味精。
河南项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是却有一个人尽皆知的品牌——莲花味精。
从1983年创立,莲花味精开始了它的传奇发展。
上世纪90年代,莲花味精的广告语:“莲花味精味道无可替代”家喻户晓,几乎家家户户用的调味品,都少不了一包莲花味精。
1994年,莲花味精坐上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位置。
1997年,莲花味精产量达到12万吨,位居世界第一,产值从当初成立的945万元上升到2.23亿元,国内市场份额高达43%,稳居国内第一。
1998年,莲花味精在上海上市。
这个在小城内崛起的巨头用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现在很多企业都无法达到的高度。在当时甚至一个招工指标都极其抢手,比起现在进世界500强的吸引力丝毫不弱。
据悉,上世纪九十年代,莲花味精公开招工,每个指标1万多块钱,许多家庭为了进入,卖了自家的牛羊借钱凑够钱,买指标。
在90年代的辉煌时期,莲花味精远销东南亚、西非共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味精出口量的80%以上,稳居全国第一。
就是这样一个品牌,最后也难免衰落。
2000年,莲花味精的发展进入转择点。
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味精厂决定采用“小麦替代玉米生产味精”的新技术。可这个决策,并没有按当初预想的进度发展。2000年到2003年,莲花味精厂为了这个新技术投入7亿多元,可大型进口成套设备试车时间比原计划延迟了一年,项目运行初期并没能及时解决淀粉利用问题。
与此同时,味精厂连续多年欠债玉米供应商几千万的资金,同时银行贷款又产生了大额的利息,货款一时没收回来,接连就引发了积怨多年的“三角债”。大批玉米供应商起诉,企业还债压力剧增。
而祸不单行的是,网络上开始出现“千万不要多吃味精,味精吃多了很容易导致癌症。”味精不健康的谣传甚至到现在在消费群体中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没有办法消除。
据纳食舆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时至今日莲花味精不健康的谣传仍然根深蒂固,据数据显示,无论是媒体方面还是消费者对莲花味精的舆论仍大多数偏向于负面!
源自各方面压力的限制,莲花味精的销量开始不断下滑。在这个时候,鸡精反而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太太乐牵头起草了中国鸡精调味料的行业标准,并于2004年7月1日正式颁布执行。
当莲花味精的管理层终于醒悟过来,想要转型生产鸡精的时候,已是回天无力。市场不断缩减,工人们的工资长久拖欠,公司的减产裁员不可避免地开始了。
就此这位曾经的巨头逐渐没落!
作为曾经的巨头,有市场,有渠道,有知名度,只要找准方向,就有翻身的可能。但是,莲花味精的财务状况决定了它翻身越来越难。
自2011年起,莲花健康的资产负债率几乎都在70%以上,尤其是2015—2017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99.47%、98.56%、105.86%。截至2018年一季度,莲花健康资产总额为18.66亿元,负债总额为20.1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7.82%。
2014年—2017年,莲花味精每年利息成本分别为6125.61万元、5888.18万元、4959.78万元和5359.52万元。
但是,从2010年开始,只要盈利基本在3000万以上,2014年净利润只有2386万。
每年几千万的利息已经压得莲花味精难以喘息,公司想要融资几乎没有资本愿意入局,自筹资金成为难题。并且还有接连不断的短期借债逾期带来的各种诉讼。
一直以来,莲花味精也想要改变。2015年,莲花味精正式改名为莲花健康,确定了以智慧农业和大健康领域为主要方向。打造健康产品、食品安全监测、智慧农业等七朵莲花,为产业赋能,建立生态系统。
但是长期的债务危机、盈利问题、甚至业务仍然集中在味精、面粉、鸡精三样。味精长期在市场受阻,鸡精市场被太太乐等把控,发展空间有限,莲花健康只能在圈子内打转,而无法突破。
莲花味精的由盛转衰,除了本身的问题之外,市场谣言带来的危害是最大的。一句谣言数十年都没有完全根除,给产品打上不健康的标签,也断绝了产品发展的所有可能。
文章来源: 黑市|灰产圈|黑产圈|一本黑|黑市商学院
共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