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 (1).jpg.png

学习方法、提升效率、离开拖延


今天教给大家如何通过管理自己来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


第一步

工作环境的整理

把自己的桌子、抽屉中的物品列个清单,从这些物品里,把平日里经常使用的东西挑出来,并把这些物品按照使用频率进行排序:每天都要用的、几天才会用一次的、每周用一次的、每月用一次的等等。

微信图片_20181010173323.png


第二步

对文件进行分类

每个人所处的行业和职位不同,但是工作大体可以分成这四个类别。因此,在分类文件的时候也必须遵从这些类别进行分类,把已有的文件分放到这四个类别中的某一类里。四种分类:

1.今日要做的事情。

2.五分钟就可以做完的事情。

3.有期限的事情

4.没有期限的事情。


第三步

将纸质资料电子化

对纸质资料进行数据化,既可以减少纸张使用,让工作环境变得更加整洁,也便于检索,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纸张资料整理方法:

1.立即扔掉。

2.扫描或是用手机相机进行数据化。

3.记录到表格中。


第四步

制定一张时间“课程表

利用好日历,把它看作一张分配工作时间的“课程表”。将至少需要花费30分钟去做的事情,输入到日历当中,然后在规定好的时间里,把精力集中在此时该做的工作上。

微信图片_20181010173408.png

第五步

数据整理

将所需的数据保存到云端,创造一个不论从哪个终端连接,不论身处哪种场所,都可以立即进行工作的状态。电脑内的数据,在尽量简洁、减少文件数量的同时,不断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分类方式,并确定好给文件和文件夹命名的规则,方便检索。


第六步

运用云端工作

云端硬盘可以共享文件,也适合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工作。使用云端硬盘,在每次文件更新时,可以避免出现因文件增多而不便整理的麻烦。此外,云端存储着的数据,不论使用哪一台电脑都可以立刻进入工作状态,不需要再浪费大量时间转移数据。


第七步

为数据制作目录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前为数据制作目录,即建立能够一-眼看 出在哪个地方存放了哪些数据的结构。目前利用服务器共享数据并进行工作的方式十分普遍。数据管理不只是自己看得懂就够了,为数据制作简洁的目录,在找数据时无需再去询问他人,节约工作时间。


第八步

当场记录素材的习惯

在工作,上真正能干的人,不仅能整理好数据和其他工具类的物品,还能够利用节约出来的时间储存素材,弄清楚自己应关注哪个部分,为什么保存这条信息。保存下来的素材,并不是指从网上现学现卖的内容,而是自己的感受。在养成“当场”记录素材的习惯之后,既不会积攒物品,也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就能将知识和想法的来源变成数据并积累起来。


第九步

做时间的主人

记录时间开销,将做过的内容准确地写下来。例如,做了什么工作,自己做了哪些部分在不断重复记录的过程中,可以知道自己一天中究竟做了哪些工作,以及进行某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在此基础上,尽力减少与工作无关的空白时间,大幅提高工作速度。

微信图片_20181010173859.png

第十步

通过固定模式节省时间

对于需要重复进行的工作,套用固定的模式是最有效的方法。模式化的代表是文件的模板化。不论是策划案还是方案,或是其他和事务性有关系的文件,都有自己的书写格式。所以,请为经常需要做的文件提前制作好文件模板。


第十一步

用好碎片化时间

在零碎时间里处理杂务,通过这样的方式,把杂务从自己的脑袋中彻底清除出去,为完成重要工作留出充足的时间。可以利用两项任务切换的间歇,开会时间,上下班等的移动时间等。在零碎时间里完成要做的事情,最终是为了让自己轻松,拥有更多自己的自由时间。


第十二步

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每天睡觉前要留出30分钟,检查自己是否保持了有条不紊的状态,掌握好整理的情况,不把小事拖到明天再做。每天早上起床后到开始工作前,也要留出30分钟用来整理。此外,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决定了要做就一定要完成。 把这个意识灌输到自己的大脑中,养成习惯。


第十三步

具备内容意识

所谓内容意识,即是带着自己的独特视角,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当作信息内容进行捕捉,积极地去发现它的不同之处,并且有意识地坚持积累,使之随时都可以利用,随时都可以商品化。久而久之,它们就会变成宝贵的信息内容。重新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第十四步

管理金钱

清楚地掌握自己的资金状况。例如,每个月的生活费需要多少、伙食费所占的比重是多少、与学习相关的支出是多少、固定资产有多少...通过定期记录,了解自己有哪些浪费的部分,逐步减少这部分开支。注意,不论一个人的年薪有多少,都应将收入的四成用在自我投资上。

微信图片_20181010173657.png


只有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