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找草根创业项目首选黑市商学院,爱看书的正元。

今天跟大家聊聊我选书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大家找书有帮助。

只要在进一家书店,必然有一堆关于互联网创业,草根创业的书籍,一般我会从中挑几本翻翻。有时候几本都不错,但也可能都不怎么样。长年累月这么读下来,我学会了怎么挑选“该读的书”与“不必读的书”。

当你随手翻开一本关于互联网创业的书,看到什么样的内容,才代表这本书该读呢?基本上有以下六招可以参考:


1.经理人类的书,作者要挑“创始人”或“中兴功臣”

首先来谈谈作者。最常见的商业书作者,就是“经理人”。如果要读经理人类的书籍,作者要挑“创始人”或“中兴功臣”。

许多伟大的创始人都是白手起家,并创造企业理念,这一类型的名著更是不胜枚举。

有些人从中途接棒,将萎靡不振的企业推上高峰,这种中兴功臣又有不同于创办人的观点。

最有名的中兴功臣著作,就是让IBM重生的郭士纳所写的《谁说大象不能跳舞》。

另外担任过宝洁CEO的雷富礼也写了一本内行人才知道的《宝洁制胜战略》。书中提到宝洁如何打造出Ariel、Febreze、SK-II、品客等畅销产品,如何领导市场、以及创新的秘诀,是相当珍贵的著作。

这些书乍看之下都很平淡,但只要挑选中兴功臣的著作,就不太会错过好书。

另外,有些商业书的作者既不是创始人,也不是中兴功臣,只是从上班族当上老板,这就要小心了。

在大品牌公司工作之后当上社长,而不是亲自创立这个品牌,这种人写的书学不到品牌的本质,或许只能学到怎么在企业内部的斗争之中脱颖而出。

市面上还有许多外资企业的分公司经历所写的书,这些人通常是仰赖外国品牌的势力来做事,无法确定作者真正的实力如何。这时候可以参考他在母公司是否担任要职,若此人在母公司也是决策团队的一员,代表他确实有本事。

所谓的“经理人”,包含着多种模样。读者必须仔细确认作者的经历,据此判断能够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2.从“作者简介”分辨有没有本事

接下来,我想谈谈怎么从作者简介分辨他是“真品”还是“假货”。

首先,请仔细看看作者的经历与证照。重点在于分辨出这些是靠实力去取得的,还是任何人只要花钱都买得到。

假设简介中出现了“哈佛”两个字,如果是实际就读哈佛大学、商学院、法学院等,并取得学位,就的确证明了作者的实力,当然算是一流经历。

但如果只是“曾就读哈佛大学XX课程”就要小心,因为有很多课程只要缴钱,任何人都能去上,哈佛大学官网就有各种付费课程的价目表,读者若有兴趣,都可以上网查询。

“曾师从XX教授”却未提及有无毕业、有无学位,这也要小心。他可能只是花大钱去哈佛旁听。另外,“客座教授”也是比较容易取得的称号,别被它骗了。

商场经历也有类似情况。

有些人会避重就轻地写“曾参与XX公司之XX研发计划”,借用知名的公司与品牌来帮自己打知名度,但只要他没有清楚写明自己的职位与成就,建议你就别当一回事了。

有些人在外资企业的分公司创造亮眼业绩,如果他只是靠外资既有的品牌力量达成,这种书就不必读;但如果他有自己的创新做法,例如打造特有的品项,或将外国产品本土化,这本书就有阅读的价值。

还有一种狐假虎威的手法,那就是自称“担任知名企业的讲师”。

若企业因为聘他当讲师而业绩蒸蒸日上,创造热销商品,那是值得一读。但实际上知名企业经常聘请讲师,他可能只是其中之一。

只要仔细研究简介,就能知道这位作者有没有足够的资历与本事,能否写出有价值的内容。

这就好像家中爱犬生病,千万别去咨询宠物用品店的店员,因为他们是“卖东西”的专家,而不是“治病”专家。治病,应该去找兽医才对。


3.别向“顾问”学实践

优秀顾问写的书通常都不错,但如果搞错该学的部分,有可能在商场的实战中派不上用场。

读顾问所写的书,是为了确切掌握特定领域的“王道”,顾问可以井然有序地解释管理、策略或营销的核心,这些通常都值得一读。

但顾问毕竟只是提供建议的人,几乎都没有实际执行的经验。

能够提供优秀的经营建议,不代表真的会经营企业。

能够提供优秀的营销建议,不代表真的会卖东西。

能够提供优秀的教育课程,不代表真的会教。

他们不管客户怎么执行自己的策略,也不管依据现实状况该如何改变策略,所以别想从这些书学到最前线的执行力。你只能向顾问学普遍性的策略与战术,因此只有在需要有系统地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时,才需要读顾问所写的书。


4.选“专有名词”较多的书

我比较喜欢一类属,他们有个共同点:包含许多“专有名词”——这种书“值得买”。

在收集信息的时候,专有名词总是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商品名称、企业名称、人名、地名。

无论上网搜索或翻找地图,只要掌握专有名词,就能大大提升搜寻速度,信息准确度也更高。

书中的专有名词不仅让你了解书本内容,还可以帮助你查询进一步的信息,例如这个的大品牌是由哪家企业所经营,又有哪些客户。

而作者一旦搬出专有名词也就不好胡说夸大,因为专有名词愈多,读者就愈想查证,所以书中专有名词愈多,可信度就愈高。反之缺乏专有名词,内容模糊暧昧的书,请尽量别碰。

说到商业书的作者,大概就是企业主、顾问,各行各业的专家,但我希望各位再加上一种人。

就是“记者”。 某种专门刊物的记者,或专精某种产业的记者,写书时通常会使用大量专有名词,这代表他的采访是很有深度的。

这种书通常比较无趣,在书店里摆放的位置也不起眼,但其实是很珍贵的。而且,正因为一般人不知道它们的价值,读了这些书,就会强化你的优势。


5.如果前几页就值得画线,买了!

站在书店里挑书的时候,有个简单的标准,那就是开头有没有令你佩服的观点。一本好书,在很前面的部分就会出现值得画线的内容。

我读过一本书,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说:“今天的商业环境不是‘大欺小’,而是‘快欺慢’。” 当作者真正理解事物本质,并有能力传达给读者时,就能让人在书本开头就想画线。商业书不是小说,不需要好酒沉瓮底。好的商业书,一开头就写得好。


6.“翻译书”的好书机率较高

虽然翻译书也有糟粕,但好书机率仍然较高,原因在于全球化。

翻译书的好书比较多,是因为在世界级的市场上,总不缺崭露头角的赢家,所以看看热门的翻译书想必不吃亏。


最后啰嗦几句:

多读书是好事,但是,读到好的书是需要一点技巧的,多学习,多总结就没什么问题了!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创业时,不可不知的细节》

细节.png

推荐理由:

1,对于创业小白来说,这本书非常实在且实用,涉及创业的初衷、公司注册、团队、融资、运营等初创企业那些事儿。作者不居高临下,更没兜售鸡汤。其实,创业这件事儿,跟各项工种与技能类似,经验与水平都是练出来、磨出来的,除了极少数天份与运气佳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失败是常态,摔跟头是正能量,磨出多厚的茧,成功的几率就多出几分。*次创业的人,在上路跌打摔撞之前,如果能有人清晰地给你一份这样的路书,你肯定能避免不少弯路,对路上一些常见的“坑”也大致会心里有数。祝你早日成为熟练的“老司机”!——李岷/虎嗅网创始人

 2,创业者的概念在变化,但都在开拓人类认知的新边疆,一路上需要能力和勇气,也需要了解一些创业常识。——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3,商业,就本质而言,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中国商业已经进入了一个理性回归的年代,任何一家企业已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创意或一则神话取得成功。知识、理性成了新经济年代创业*重要的生存法则。在战略、营销、技术、品牌、管理、公共关系、融资等所有方面,都有一些不可不知的细节。——吴晓波  / 著名财经作家,巴九灵新媒体、蓝狮子出版创始人

今天就到这儿,明日再见!


153811087157309476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