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情感常常和负面信息联系在一起——一个情绪化的人,听起来就不怎么靠谱;

“恐惧”“从众”这些词,听起来就很消极;

“不要被感情冲昏了头脑””冲动是魔鬼”……

但你想过没有:要是情感一无是处,它为啥会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被保留下来?

这个问题,还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先后获得了八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力荐,为你揭开情感的真面目——

《狡猾的情感》

作者:【以】艾亚尔·温特

译者:王晓鹂

1. 看到书名“狡猾的情感”,你会以为这是本心理学读物吧?还真不是。作者艾亚尔·温特是一位经济学家,他在这本书中运用了大量脑神经学、博弈论和社会学的知识,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看法:情感不是理性的对立面,相反,它让我们的决策变得更理性。

2. 首先要澄清一点:情感和生理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常常把情感和冷热、疼痛这类生理感觉混淆。但事实上,情感留在记忆中的烙印,要比单纯的生理感觉深刻得多。比如,对于妈妈们来说 ,生孩子的时候巨大的疼痛,过后很快就忘记了;但怀孕时的喜悦、生产前的紧张和焦虑,肯定终生历历在目。

3. 情感介于理性和生理感觉之间,是完全掌控和无能为力之间的过渡地带。理性思考,能被我们完全控制,比如计算数学题、推演几何公式;牙疼、头痛等生理感觉,几乎不受意识控制;而情感,处在两者之间——我们无法完全控制,但能一定程度影响它。听一段相声能让我们马上开心,但失恋的悲伤往往很难消失,就是这个道理。

4. 为啥说情感让我们更理性呢?我们得先搞清楚“理性”是什么。按照进化论的定义:如果一个行为给我们带来最大的生存优势,那它就是理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情感就是理性的产物——趋利避害,帮我们增加生存概率。有些时候,情感的保护,比理性思考更快更直接。

5. 很多负面情感,在增加人的生存概率上功不可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恐惧。

想象一下:你被悬崖边的风景吸引,将身体探出栏杆,突然,栏杆剧烈晃动。怎么办?出于恐惧,你会马上离开。这时,恐惧就符合了进化论意义上的理性——使人远离危险。当然,你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计算栏杆能承受的力,对比自己的体重,然后做出决策,但恐怕早已来不及了。情感机制的反应,远比理性思考迅速;靠恐惧制止冒险行为的效率,也胜过理性推演。

6. 另一个典型例子,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所谓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源于一次绑架:两名罪犯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察的周旋下,歹徒最终放弃。但案件的发展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法庭上,被挟持的职员不仅拒绝指控绑匪,还筹钱为他们辩护。一名人质甚至爱上了劫匪,并与他订了婚。

进化心理学也对它做了解释:从诞生起,婴儿就会与身边最强的人形成一种情感依附,从而最大化自己的生存可能。所以直到现在,面对那些比自己更强、更有权势的人,人们还是会倾向于认同。

7. 警察审讯犯人,甚至是父母管教孩子,采取“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方法,其实就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原理。一个人凶狠严肃,营造出威慑的氛围;再换一个人,跟你和和气气地商量。利用人的这个心理特点,很容易让对方妥协。

8. 集体归属感的产生,也是为了增加生存概率。远古时代,个人力量很薄弱,一旦落单,必死无疑。而在集体中,个人能获得他人的帮助,安全就得到了保障。事实上,正是靠集体协作,人类才成功战胜了其他动物。直到今天,我们还保留着这种对集体的依赖。所以热闹的演唱会、狂热的球场、盛大的集会,都对人有着超强的吸引力。

9. 除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情感还能用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举个例子:我们常常通过表达愤怒,来影响他人的决策。在与他人交涉时,我们经常会说“不便宜十块钱,就不买了”“如果再对我不好,就和你分手”……在生意破裂、失去对象的恐惧下,对方往往会答应我们的要求。

10. 忠诚、信任等正面情感,也能影响对方的决策。它们会让对方相信我们的意愿,从而改变对我们的态度。正因为此,婚礼时要宣誓——通过表达对爱人的忠诚,使对方相信自己的诚意。同时,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适当的自我暴露,也会让人看起来更亲切,迅速拉近彼此的关系。

11. 情感甚至还能被用在改变自己的决策上。比如,减肥、戒烟、节约开支……解决这样不容易坚持的事,最常用的策略就是“公开立flag”。这背后的机制是:公开许诺后,一旦食言就会受到奚落。在对羞愧感的逃避下,人们会更积极地完成目标。

12.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情感机制的保驾护航。下次再有恐惧、无助这些负面情绪时,你别急否定它。试着找到它产生的原因,让它在合理的范围内和理智共同工作,你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决策。

本文自:罗辑思维 ,作者:罗辑思维

*转载本文仅供参考交流,不做商业用途,如有疑义请联系本文账号发布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