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181227115838.png

罗永浩这么多年从英语老师到开英语培训班,到开牛博网,再到锤子科技,每次都能把动静搞的很大。

由于这本书都是老罗的历年演讲集,刚开始看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这个家伙真的很敢讲,很多行业的潜规则,陋习,他可以直接面对公众就讲出来,也不怕得罪别人。比如说手机业的跑分天王,比如说去KTV的陪酒你,等等。让你觉得他特真实,而这种真实也特别能感染人。后来又慢慢的意识到这家伙确实读了不少书,而且是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用了很多的心理技巧去影响别人,让人有点反感,就是所谓的高水平的忽悠。然后读完了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以后,感觉又有些不一样了。

这个社会的进步其实是需要老罗这样的人,做的事看起来像愣头青才干的,但是他却又滴水不漏,让人不禁叫好。即使是与王自如优酷PK,也一样要把对方往死角里逼,这种咄咄逼人,甚至让受众也有点受不了。

直到看到周鸿祎的文章,才意识到,其实是我们的眼光有问题的,我们的价值观实在是太单一化,一个人取得了成就,我们就恨不得把他捧上神坛,他有点问题或错误,我们又恨不得把他搞到下地狱。我们盲目崇拜单一的成功,却不愿意容忍失败。

就像罗永浩说的,他从小就是个刺头,面对教师的错误,会毫不给面子就指出来,让老师下不来台。因为在中国的教育里,老师怎么会有错误呢?但是老师又为什么不能有错误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形成这种绝对权威的氛围?

虽然到处都在提倡创新,但是真正创新的人却往往都是异类、少数派、怪物,或者是麻烦制造者。他们做的事不被理解,说的话也不被人理解。但就像基因的进化一样,就是因为这些小小的突变,慢慢累积,就造成了进化。包括工作和生活中也一样,正因为思想的不同,做法的不同,才使一个公司有进化的可能性。而所谓的思想统一,应该是大家在彼此都能接受的规则里无条件的执行。

微信截图_20181227115916.png

对我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要避免无意识的从众心理,比如人多的地方就不要去了,比如当听到不同意见、不同想法时,要看成是对自己的修炼。一个人想要有突破式的成长,其中一个阶段就是化性。很多时候我们说一个人的性格怎么会变呢,他就是这样的人。但是真实的是一个人会因为某件事突然想明白了,然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然后就达到了一个跳跃式的成长。

不管支持老罗还是反对老罗,我觉得都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不少东西。比如说演讲的技巧,比如说勇气,比如说做事的认真程度,如果能把喜欢的这些气质或者技巧学到一二,那么这本书也值了。

PS;就像当年老罗开玩笑说学英语时不断看励志书一样,我想说这本书也蛮励志的,只不过不是教你成功,而是一种向善的精神。

1.文字让人感觉最过瘾的是什么

书中的所有文字,除去开篇草威的序和结尾处老罗自己补充的关于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一方面完整记录了视频的实况,另一方面整体给人轻松愉快和放松的心情,促使读者有一字不漏地将文章看完的欲望。甚至会让人发现到那些在视频中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而最过瘾的,则是在看那些文字的时候,配合自行脑补之前视频中老罗的神态语言,所有的文字马上就会跃然纸上,甚至是比单看小说或者单看视频来的都过瘾!

2.关于“剽(忽)悍(悠)”

从老罗的经历来看,他本质上是个很“正常”的人:在新东方试讲的时候,几次的不自信;每次演讲中的透露出的紧张。这一切在正常人身上,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老罗会做的则是做好一切可能发生的最坏打算,而且是从心理准备到实际准备,这些准备的积累估计是受到最后一次试讲时在他前一个“倒霉”的垫背影响的,让他现在总是可以“自信”满满的出场。老罗给公众的感觉总是“大忽悠”的形象,但是这一切都是我觉得是跟他的处事哲学还有社会经历有关。打小的时候,他就是老师眼中的刺头,因为他总是“严肃”的对待所有那些显而易见不正确的事,而且必然是嘴上不饶人;后来在新东方5年的教师经历,让他保持了一贯的语言表述方式和充满娱乐效果的说话风格。“忽悠”的风格,在我看来是贯彻了他心中富有娱乐精神的最好体现,他本身是不希望自己内心那些“严肃”的思考也变成毫无趣味可言死气沉沉的东西。长期的积累,让他把自己“剽(忽)悍(悠)”的个性逐渐完善。

3.关于“天生骄傲”

大概理解了老罗的“剽(忽)悍(悠)”之后,对锤子科技“天生骄傲”就不难理解。本质上看,老罗(和他朋友们)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自恋!而随着老罗个人逐渐退出幕后,不再单枪匹马作战,而将锤子科技的团队带到台前,而顺其自然的,将他“自恋”的个人思想深深绑架到了锤子科技的企业文化和基因中。从外界来看,老罗似乎确实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在微博上跟人吵架斗嘴骂傻叉的老罗了,那时因为老罗已经是企业家了,很多情况下都不适合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他唯一能够表现的就是深入锤子科技基因、并且能够严肃又活泼地展现给世人的“自恋”——天生骄傲。微信截图_20181227115916.png

4.你我都不懂的老罗

不要以为你看过了这个文艺中年的书,或者他的支持或者反对者对他的评价后,你就真的“懂”了老罗。他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只是他在通过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老罗是他的“随心而为”,然后慢慢地通过自身挖掘才呈现出来的,所以他永远都会是个爱“折腾”的胖子,正如他胖一样。

在最后一次老罗的个人演讲中,他提到了罗永浩的粉丝是什么?“他们不是我的粉丝,他们是某种信念、某种价值观、某种理想、某种人生态度的粉丝,他们来到现场,是知道从我身上能看到这些东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理想和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我们都可以选择喜欢或者讨厌这个胖子,也可以选择读或者不读什么书,重要的是遵从那些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温暖和善意的出发点,尊重他人的选择和成果,也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