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做HR的缘故,每年到了金三银四,身边总有一些朋友来找我咨询工作的问题。

其中,有位朋友叫阿良,35岁,他的问题其实很普遍,许多人都有。

阿良说最近因公司经营不善准备跳槽,投了几十份简历,倒也面试了好几家公司,可是结果都不如意。

面试上的呢自己却不喜欢,不是嫌公司规模小,就是觉得发展前景一般;而看中想去的呢,要么直接被拒,要么漫长地等通知……

人到中年,高不成低不就,阿良心里很难受,也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出路何在。

微信截图_20190423170451.png

01、“高不成低不就”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状态

我们常说某个人高不成低不就,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状态?

我认为通俗的理解就是以自己的能力为基点,对低于自己能力范围的事看不上不愿意去做,而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又没办法做到,从而使自己的选择处于两难的地步。

高不成低不就的人,主要有以下表现:

1.好高骛远

这个现实的社会越来越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我面试过不少职场新人,他们对于进公司的期望,最好一上来就做大项目,走向关键岗位。而对于一些繁琐的、日常的、枯燥的工作却从来看不上眼,好像这不是自己该干的。

一个习惯于好高骛远的人,是没有未来可言的。

2.贪图安逸 

有位混风投圈的朋友,阅人无数,大大小小的公司开过十几个,只要能赚钱,送快餐这样的小买卖都做。

他也见过很多企业家,这些人脑子没那么快,但就是勤奋,同样可以成功。

所以他招人有一个原则:可以笨,但不能懒。

贪图安逸会毁掉一个人,而我们常常却懒得想或者不敢想自己的未来,只因为我们不想承认,继续懒惰下去,等待我们的将是穷苦悲哀的一生。

3.心态不平衡

身边常有这样一种人,认为别人升职加薪,都是由于公司领导偏袒和私交,而不是出于公平。

对周围混得比自己好的人,总有一种仇视心理;而对于混得不如自己的人,却又有一种趾高气昂的优越感。

4.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 

有一项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

3%有清晰而长远生涯规划的人,根据规划不懈努力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

10%有清晰而短期规划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有模糊规划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27%完全没有规划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造成这种所谓等级区分的,当然有机遇、资源等因素,但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却是个人的职业规划。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都去不了,缺乏设计的人生是打折的人生。

微信截图_20190423170439.png

5.做事三分钟热度 

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你第一天会兴高采烈地说很喜欢这份工作,想坚持下去;

第二天,也许就会满脸忧色地说着这工作这不好哪不好等,以此循环下去。

我想问一下,你所要的坚持去哪儿了呢?

6.拒绝学习 

从幼年到成年,从无知到有智,从做人到做事,人这一辈子,有学不完的东西。

但职场总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拒绝学习社会新生事物、拒绝学习岗位以外的知识、拒绝学习优秀者的经验……

而这,跟年龄无关、跟职位无关、跟出身也无关。

02、为何你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

许多像阿良这样职场中年人,一边还在为当年的青春梦想悸动着,一边却对自身未来的发展迷茫着。

“我想自己做老板!”

“我想实现财务自由!”

“如果我现在有钱,我要怎么办……”

一切不符合实际却又不断地幻想,于是乎在这么磕磕碰碰,在矛盾中工作与生活着,所谓的“有经验”也只是年龄上的增长,回头一看,那些原本你不屑一顾的人,都过的比你好了,自己却成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那么,为何你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怪圈呢?

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约哈里之窗”似乎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微信截图_20190423170104.png

约哈里之窗将人的认知分为四个窗口:

第一个窗口叫做开放区,指的是我们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部分,即内外认识都一致透明的自我侧面,例如学历、身高、长相、籍贯,或一些较为显著的个性表现。

第二个窗口称为盲目区,指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了解的部分,例如我们一些无意识的动作、习惯、口头禅等。

人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自我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制约,因而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也就存在局限性,好比有些优点和缺点,自己并没有完全察觉,而别人却清楚的看到了。

第三个窗口称为隐秘区,指的是我们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部分,比如一些自己没有表达的想法、观点,或者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隐私、弱点等。

第四个窗口称为未知区,指的是别人不清楚,自己也不清楚的部分,属于潜意识的部分,其大小难以确定。

例如你的潜质,有些人不站上讲台,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培训讲师。

这四个窗口是动态的,而通常开放区的窗口却是最小。

也就是说我们真正了解的自己远没有未知的部分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实际上并不真的了解自己能做些什么,导致自我认知有偏差。

 “高不成低不就”,有可能就是隐秘区过多,很多好的想法没有用行动去展示,所以别人不清楚你究竟有多厉害;

或者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别人看到了你的盲目区,而自己没有察觉。

03、“高不成低不就”的人该怎么办

《乐府曲》曰:“高来不可,低来不可。”

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总是在期待更好的机会,殊不知,好的抓不住,连曾经低不就的那些机会也失去了。

职场上,你所羡慕的那些成功人士,其实绝大部分都是经过一步一个脚印过来的,都是带着基层的经验过来的,没有谁能够一步登天。

在今天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高不成低不就”的人究竟该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1.正确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学原则的宣言。

能否真正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究竟适合干什么,发掘在自己可能潜藏了很多年的某方面天赋,在我看来,可能比教条式的学习更重要。

要更好地认识自己,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

微信截图_20190423170112.png

通过SWOT工具,能帮助自己分析内部优劣势和外部环境因素,根据这些信息的厘清,你可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长处,改善弱点,降低威胁的风险,并利用各种机会获得最大的利益。

2.明确你的职业目标

我们常说,要有人生目标。但是,绝大多数人,在进入职场后,都不会去做这个事情。

有明确目标的人,更加坚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少,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在面对选择的时候,也会更加有效的作出对自己更正确的选择。

如何设定目标: 

1、列出符合SMART标准的目标。 

2、列出上述目标带来的好处。 

3、可能的困难与阻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4、所需的技能及知识。 

5、为达到目的必须合作的对象。 

6、目标的完成日期。

这里我需要重点强调的就是“SMART”原则,只有对目标进行合理的设定与管理,才能让我们朝着梦想更进一步。

微信截图_20190423170122.png

3.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高不成低不就,逐渐成为一些不上班人群的借口。

但我想这个词本身是没有什么贬义的,只是想告诉你,要么放下身段,要么提升自己。

在此,分享“PDCA”的工作方法:

微信截图_20190423170143.png

P阶段:目标计划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计划,都得有备用计划,即我们常说的Plan B。

D阶段:属于落地执行阶段,主要考验的是你的执行力。根据行动方案和布局,采取有效的行动,努力实现预期的目标。

C阶段:属于效果检查阶段,即确认执行方案是否达到了目标。如果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应该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对策。

A阶段:属于调整阶段,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

PDCA就像爬楼梯一样,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工作就前进一步,实践能力就提升一步。

04、写在最后

我记得最近大热的电视剧《都挺好》中,有这么一段剧情:

苏明哲在遇到失业的突变后,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完全没有应对能力。

他沉浸在过去成功堆砌的盲目自信中无可自拔,放不下名校毕业生的身段,高不成低不就,让自己处于越来越尴尬和被动的境地……

我想,苏明哲就是一个职场缩影。

人到中年,高不成低不就,如果你自己不改变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一个人一但自甘堕落,所有的不幸都会接踵而至。

所以,找准方向,然后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若干年后,你也可以充满自信地走在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