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小编:你喜欢和各路科技大佬聊天,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他们吗?

每次我都会回答:我和这些炙热的人聊天,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把科技大佬分为两款:

第一款是“神”,他们天赋异禀,任性妖娆,人狠话少,操作风骚。他们的故事可以写成传奇,让人跪着读完,却唯独不能被他人复制。

第二款是“人”,他们不太相信“一步登天”的传说,而是时常用力权衡下一步的取舍和进退。手里有一副好牌,他们可以打得漂亮;抓到一把烂牌,他们不至于输得惨淡。

说实话,我更喜欢第二种人的故事,因为他们经营人生靠的是“打牌”而不是“抓牌”。

邱恒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所在的华为也有很多这样的人。

邱恒是华为企业BG的CMO(首席营销官),被熟悉的人称为邱桑,因为他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电子工程系,曾在日本工作了十年。2005 年,就在华为轰轰烈烈出海之时,邱桑恰好加入了华为日本。

鉴于邱桑和华为人都一贯低调,我就不贴他的照片了。

从这张图片里,依稀可以看到当年华为出海的阵仗。

华为的人工智能战略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把 AI 用在对企业的服务中。所以,我面前的邱桑是一个刚刚领到新的艰巨任务的邱桑。

本来我想让他说说华为企业业务未来的打算,没想到他却用了一个小时,给我讲了三个回味良久的“华为故事”。

Let's Rock

第一个故事:三件事,做十五年,就能成为世界第一。

“无线网络产品线”(简单来说就是你熟悉的4G、5G、无线通信)应该是华为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了。

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画面甚至可以回溯到1997年。

那一年,我的几个小伙伴家里都新买了一台电视机,那天夜里,我们就盯着电视上略显粗糙的图像,看着绿色军装的解放军在瓢泼大雨中开进香港,红色的国旗在视野中拖出一道长影。

而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手机。掀开帷幕向后台望,华为正是在此刻大举进军无线网络市场。

说起来,那时无线网络业务对于华为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

“不懂的领域,具体第一步第二步要怎么做才能做成?华为是真的不知道。”邱桑说。

但是我们知道:一款市场需要的设备,我给你同时做到“高性能”、“高可靠”、“省电省空间”,别人肯定会买。因为这些是“关键需求”。

简单举个例子:

一个无线基站露天挂在楼顶上,被雨淋几次就坏,谁爬到楼顶去修呢?

行业要求无线基站备电三小时,你那么费电,得配多大的电池才够呢?那么大的电池,又笨重又贵,谁买呢?

如果你的架构设计一旦遇到寒冷气温就罢工,为了稳定,还要在旁边做一个加热风扇吹着它,那么风扇坏了怎么办呢?

我特意跟华为的童鞋要了一张图片,

他们的无线基站和工作环境。

既然“关键需求”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那就想办法解决这些需求呗。邱桑伸出三个手指:华为当时仔细思考,觉得这三个需求用三种能力就能解决:

芯片能力

+

算法能力

+

架构设计能力

说实话,芯片、算法、架构这三个能力确实是计算技术的基础,很多大牛在跟我聊天的时候都有提到。但问题在于,这三种技能哪一个都不是出门逛个街就能买回来的。

NB大家都在吹,但吹完之后回家是挑灯夜读奋力钻研还是搂着媳妇睡觉,这似乎是决定问题的关键。

给你看一个数据:从1997年开始研究无线网络,到2012年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的通讯设备服务商,前后可是用了15年时间。现在正在看文章的你不妨试着想一下,此时此刻有没有在为15年后自己的目标做些什么准备,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成功的是华为了。

当然,邱桑跟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回忆过去顺便装X,而是为了说明接下来的观点:

在数字领域,很多技能是相通的。你把某个产品线用了十几年做到世界第一,相当于练到了满级;这个时候你再做其他产品,基础的技能都是可以“Ctrl+V”过去的。

所以在新领域你并不是从青铜开始,很可能一上来就是个王者。

邱桑来到企业业务后,听同事回忆,2011年企业事业群刚成立的时候,他们要搞一个巨大的计划——“数据中心”。

这就是后来华为的数据中心

当时只熟悉运营商无线网和光网的华为,研究起数据中心又是两眼一抹黑,很多调来的领导连行业术语都不是很熟悉。

不过有了之前的经验垫底,很快他们就“庖丁解牛”了新领域:

数据中心需要的同样是性能、可靠、省电省空间这“老三样”,而解决的办法还是芯片、算法、架构设计。

想通这些,他们就放心多了。只要有方法,就不怕花时间。

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举两个小栗子:

为了让数据中心成为“打不死的小强”,他们设计了一套“单板热插拔”技术,随便拔颗板牙下来,不影响这个数据中心接着啃骨头。。。

为了让数据中心的存储性能超过业界两倍半,他们把所有的存储芯片都从机械盘替换成闪存;但这样一来成本又上去了,他们就开始研究压缩技术,后来本来放一本《哈利波特》的地方,能塞进去一套《哈利波特》全集;可是这样一来涉及压缩和解压,读写速度又慢了;他们又研究加快压缩速度,压一次解一次再喝杯茶,其他厂商同类产品还没运算完。。。

很多人都看到,今年全球最权威的咨询机构 Gartner 的报告里,华为的数据中心排在世界范围内挑战者的位置。但华为却很少对别人提起,这六年间自己的人是怎样把技术死磕下来的。

第二个故事:不是花十天时间说服你,而是花十年时间来懂你。

邱桑说,来到企业业务部门之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把华为的产品方案讲给“其他行业”的人听,有运营商,有政府、交通、金融、工业园区、电力、零售。那么问题来了,他不是城市规划专家,不是金融、电力专家,他只是个信息通信专家邱桑,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外行卖东西给内行”,这怎么搞?

这是邱桑个人面临的问题,也是华为从2011年创建企业业务以来,公司面临的终极问题之一。

讲一段往事吧。

2008年,日本计划发放4G牌照。华为当然摩拳擦掌准备占领日本市场。但当时有个难啃的硬骨头——软银。

华为的同事前赴后继了很久,但这家公司就像上甘岭597.9高地一样久攻不下。最后,邱桑和团队被调过去负责软银项目,算是最后一次“强攻”,胜败在此一举了。

邱桑发现一个问题,对方其实期待的是一个既懂 LTE 技术又懂销售的专家。环顾四周,当时无论是华为日本还是华为总部,LTE 人才都跟大熊猫一样稀缺,自己虽然算是比较接近的人选,但熬夜恶补是少不了了。。。

于是他用了几周时间,白天找专家学习,晚上自己研究方案。“毫不夸张地说,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累得要吐血了。”他回忆。

最后,在软银最终的试验局上,他和技术部门的同事们一起来了个几乎“零瑕疵”的展示,对方被瞬间折服。这才有了后来新闻上那些冷静的铅字:软银和华为紧密合作,在东京、名古屋、大阪顺次建设4G网络。

从那一刻,很多人也体会到:花十年时间,拼死成为一项技术一个行业的“内行”,其实是非常划算的。

对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尚且如此,像是金融、交通这种其它领域,显然要向客户学习。简单说来,人家在自己的行业里玩了几十年,你只懂 ICT(通信技术),凭什么对客户指手画脚?如果你谦虚,努力学习,就会进步很快,慢慢地你就会成为这个行业有一定的发言权。

我们已经证明了,想用十天时间说服客户是不可能的,用十年时间读懂客户才有希望。

2011年华为刚开始做企业业务的时候也对行业了解不多。“但是不怕,2011年到现在已经7年过去了,回头看,我们比别人更早开始学习,现在我们就是比别人懂得多!我们付出了,我们很骄傲。”他说。

这一套方法,在后来的日子里被华为不断印证。

我想起不久前,华为其他几个同学给我讲了一个他们和深圳机场在人工智能和 IoT 上的合作项目。

深圳机场需要一个“大脑”,统一调度所有在停机坪上的飞机停靠廊桥。但是在细节上,人工智能计算好每个飞机应该走的线路之后,要怎么对飞机下达指令呢?

他们采用的是地上的“导航灯”。就是下面这样:

想到这个主意并不难,但是如果你不了解机场的运作原理,接下来就会提出很不靠谱的方案。

首先,人们很容易想到,用埋线的方式连接这些地灯。但实际上,因为机场的跑道要跑几十吨重的飞机,是有强度要求的,绝对不能动下面承重的地面。这些灯一定不能连接电线,要采用无线信号传输。这就涉及到了用什么无线协议的问题。

另外,人们也会想到,用商用的授权频段去和这些灯通信。但实际上,华为的方案里,不仅包含了自家招牌的 LTE 信号,还包含了占用一部分 Wi-Fi 的“非授权频段”。这是因为在停机坪上,并没有大量使用 Wi-Fi 的场景,相对稳定的 Wi-Fi 频段某种情况下很适合这些灯的通信。

当然,还有更复杂的行业知识,篇幅有限暂时不讲了。“故事回忆起来很简单,但技术里面全是血泪。”他们说。

世界上最管用的道理说出来都很简单:如果你比客户的水平低,你就得请教他;如果你和客户水平相当,就是你们俩讨论;如果你比客户水平高,他就会向你求助。

华为在纽约时代广场

第三个故事:设计图再完美华丽,都不如根据现实随机应变。

很多不熟悉华为的人,包括以前的我,都觉得华为是业界大佬,很强势。

但比起“仗剑走天涯”的堂吉诃德,华为人更像审时度势的军事家孙武。

《孙子兵法》的精髓就是:打不过就别打,回家练肌肉等打得过的时候再打;即使打得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边打一边调整打法。

说到这,邱桑又讲了一个故事:

就在几个月前,华为做了一个海外项目,对方需要一套公共安全类的全套摄像头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华为在中国和欧洲都是做过的,多个摄像头都通过互联网接入数据中心,然后在数据中心统一分析。

但是,本来万无一失的项目却卡在了意想不到的地方。。。对方国家的网速很渣,图像视频传不回来。

多说一句,评价一个人驾驶水平高低,就要看他遇到突发事件时那一秒钟怎么处理;评价一个公司技术水平高低,就得看方案遇到意外问题时候怎么处理。

这时候,华为的骚操作来了:

直接把计算芯片装到各个摄像头里,让各个摄像头自己负责计算,只把结果传回数据中心,这样就瞬间不需要那么高的带宽了。问题解答完毕。。。

听到这,我心里开始嘀咕:貌似给我十分钟,我也能想出来吧。

不过继续听,我发现好像不是这么简单。华为确定了新方案,然后回家从库房里拿出自己生产的物联网芯片装了上去。。。然后又把几个月前自己在另一个项目里的算法快速移植了过去。。。

这个世界经常是:抖机灵需要一秒,把它变成现实却需要准备十年。

邱桑说,由于不同行业对成本和性能的平衡点要求不一样,有的怕贵(更在乎成本),有的怕不贵(更在乎性能)。其实每个项目拼的都是反复沟通,都是审时度势,都是经验和技术积累。

躺着赚钱,从来都只是传说。

----

讲完三个故事,邱桑撩衣起身,拱手再拜,口称告辞了!

我正挥手跟他说再见,突觉不对,一把拉住他:我让你说未来,你为神马讲了一小时历史?

邱桑笑道:知道过去,其实就能看懂八成未来了。

他讲的三个故事,串联起来其实就拼成了“华为方法论”:

1)回家磨练自己的技术;

2)出门了解你的客户行业;

3)把技术和行业联合起来,像集邮一样在各个或典型或奇葩的案例中找到共性,你就有希望成为被这个行业信任的数字化平台。

华为的 AI 战略全景图

(点击可以看大图)

至于这次华为高调宣布了全套的人工智能战略,邱桑说:

从技术上来看,就像当年研究无线产品和数据中心一样,人工智能看上去高深莫测,底层仍然是“三原色”:芯片、算法、架构设计。

从行业上来看,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华为只要按照既定的节奏继续了解运营商、政府、金融,交通、能源制造等等各大领域,就一定会越来越多找到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

虽然是新领域,但华为的方法却是把熟悉的事情再做一次。至于成败,时间会给出答案。

收下三个故事,我终于告别了邱桑。

他说的是“华为方法论”,但我冥冥之中觉得,这也是每个普通人的方法论。思考良久才恍然大悟:

表面上,华为方法论告诉我们要“尊重努力”,然而我觉得,把硬币反转到另一面,华为方法论同样告诉我们要“尊重时间”。

如果说华为的历程是一部电影,那么被总局减掉任何镜头,故事都不会完整。

华为用了15年的时间研发无线通信技术,才做到世界第一;用七年时间研究数据中心,才挤进世界前列。

企业业务的华为人,用五年时间来研究一个行业,才终于和对方走进一个战壕,成为可以被信赖的朋友。

华为说自己要成为平台的时候,他们说的其实是:“各行各业都可以基于华为的底座实现他们的梦想。”

这件事情,华为用了三十年来证明。他们的证明还在继续。


本文自:浅黑科技,作者:史中

*转载本文仅供参考交流,不做商业用途,如有疑义请联系本文账号发布人删除

草根创业不易, 快去下载黑市商学院APP,你要的知识、人脉、资源、工具都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