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华春莹。

1.jpg最近华春莹在抖音上又火了。

面对媒体问题中的抹黑声明,华春莹上来就是灵魂叩问三连击,最后一句嘲讽完美收官。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神奇的组合,他们建团69年,1954年正式出道,首任“队长”是周恩来,他们就是中国第一天团:

2.jpg在这个中国最强外交智囊团里,有着儒雅高颜值的王毅外长

3.jpg

一张口耳朵就怀孕的洪磊

4.jpg

有图有真相,怼你没商量的陆慷

5.jpg

号称中华诗词大全的秦刚

6.jpg

和我们今天的主角,外交部的迎春花——华春莹

7.jpg

01

为远大理想而奋斗

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报告会上,华春莹的题目是《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她说,自律者自由,而自由源于自我主宰。

她从小就在县城长大,性格安静随和。

在华春莹的老师金筑云的印象里,这个学生存在感并不强。

8.jpg

大学时的华春莹(右二)和同学

“当时华春莹的成绩并不是数一数二的,她总是安安静静的,穿戴很朴素,笑起来也很恬静的。”金老师回忆道。

不过在这个安静的女孩身上,却有着惊人的毅力和自律。

华春莹大学时主修的是英语,除了单纯的文字记忆,口语占据着很大的位置。

9.jpg

虽然是干部子弟,但家里交流多使用方言口音很重,而且当时英语教学的普及程度也远不如现在。

因此大一入学时,华春莹的口语用差来形容并不为过。

为了能尽快赶上课程进度,别人玩耍时,她在跟着收音机纠正发音。

别人出去联谊,她在宿舍整理笔记。

大二时的外教课上,华春莹纯正流利的口语,不仅让在座的同学大吃一惊,也让金筑云老师对这个女孩刮目相看。

10.jpg

而这些努力的背后,只因为华春莹自己的一个“野心”——她想成为一名外交官

在宿舍例行的卧谈会上,华春莹会耐心帮室友们分析感情问题,头头是道。

但是四年期间,她却是唯一一个感情空窗的,因为她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上。

11.jpg

凭借大学努力换来的扎实基础,23岁的华春莹,成为当时南京大学88届唯一进入外交部的学生,和唯一一名女生

在当时外交部对华春莹的评价里,说她不仅英语一流,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历史知识和天下大事无所不知,令很多前辈都自愧不如。

12.jpg

2012年,华春莹成为新中国后外交部第27位发言人,以及第5位担任此职的女性。

02

一言一行代表中国

大学时,华春莹有一个外号,叫迎春花

这个名字不仅来自她名字倒回来的谐音,也源自她体贴随和的性格。

13.jpg

学生时代,高考前的班级,人人神经紧绷,气氛紧张。

华春莹身为学生会主席,和班主任提议能不能组织场足球联谊,给大家放松一下,结果被老师驳回。

不过这个提议,在同学间反响却很好,于是华春莹背着老师,偷偷安排了那场比赛。

14.jpg

在进入外交部后,华春莹也将这种人文关怀,带进了工作。

在中方出席的记者会上,只要坐席不足时,华春莹总是站着参加会议的那一个,因为她总是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别人。

15.jpg

在老挝万象的记者会上,当时只安排了30个坐席,华春莹发现旁边有一个日本记者,因为迟到只能坐在地上。

在对方一再谦让后,华春莹还是态度诚恳的把座位让给了对方。

后来这个消息在日本媒体圈传开,多年后人们才发现,当年让座的工作人员竟然是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

16.jpg

华春莹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的合影

原外交部长李肇星曾说:

“外交部发言人,既是人,也不是人。这是因为发言人代表一种机制。发言人就是一个代言人,他所说的话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政府。”

身为中国的外交门面,华春莹深谙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了中国

17.jpg

在出任发言人后的记者会上,曾有记者示意传译耳机出了问题,正在回答问题的华春莹立即停止回答问题,并且安慰这名记者:

“没关系,你可以换个耳机,我等你。”之后她又重复了一遍之前回答的问题。

这个小插曲,让很多媒体朋友,对这个笑容亲切的发言人印象很好。

18.jpg

中国发言人在发言时有一个细节,多用短句子,多用停顿。

这是为了照顾媒体在记者会上,能够及时完整的记录下会议内容。

而这样的周到考虑,也正如中国一贯的外交形象,在主张上寸步不让,在态度上不卑不亢。

03

为国怼人,义不容辞

外交官们既是国际政坛上沟通交流的敲门砖,也是这座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在前的战士。

曾有人盘点过华春莹任职后的几次外交斡旋,凌厉痛快的回应中彰显大国典范。

2016年,时任总统奥巴马一行在杭州机场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有记者在提问中,暗示中国借此想给美国穿小鞋。

19.jpg

华春莹随后回应:

“作为东道主,我们尽可能在确保现场采访秩序和安全的情况下给予媒体提供便利和服务。同时到访国也应该尊重和服从东道国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和安排,这些都是常识和惯例,也是起码和基本的礼貌,这个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对不对? ”

20.jpg

“美国人常说自己是老大,怎么到这个时候连这点自信都没有了?我们为什么要故意给美国代表团制造麻烦?有关情况你们可以去问问美国代表团。”

21.jpg

在南海争端问题上,《华尔街日报》记者声称有关仲裁案中,仅有8个国家支持中方观点。

华春莹丝毫没有给对方情面,直接质疑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我们以前知道个别西方媒体,有时会把白的说成黑的,现在才知道,他们有时居然连简单的数数和加减也有问题。

短短几句,亮明态度,南海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外人就不要插话了。

22.jpg

《纽约时报》之前曾刊文,称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通话被中俄两国监听。

23.jpg

这次华春莹干脆在回应里打起了广告:

“如果很担心苹果手机被窃听的话,可以改用华为手机,”

而《纽约时报》,这个因为假新闻和标题党而臭名昭著的媒体,随后还被川普嘲讽拿自己蹭热点。

去年的记者会上,有日本记者问华春莹对大熊猫香香在日本的首次亮相有什么看法?

由于日式英文发音的问题,华春莹把“香香”听成了“杉山”,以为对方在在说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

24.jpg

她一本正经地回答:“我们希望日方与中方能够相向而行,按照中日间的四点原则共识和四个联合的文件,来妥善处理好有关的问题。”

幸好旁边的中国记者及时解释:“说的是大熊猫香香。

25.jpg

她一下反应过来,哈哈大笑:“啊,你是说那个香香啊,我还以为是......”

这个小误会,不仅让当时微妙的会场气氛变得轻松,也让本就在日本人气颇高的华春莹又收获了一帮粉丝。

04

曾经有学生问华春莹,对于一名发言人来说,什么最重要?

华春莹说“爱国,要忠于自己的祖国,要非常爱国,才能有力捍卫自己的祖国。”

26.jpg

当年民国首任外交官陆徵祥,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晚年时,他感叹弱国无外交。

27.jpg

《二十一条》签订仪式上的陆徵祥

而新中国后,外交也曾一度停留在“严正声明”、“强烈抗议”的尴尬位置。

如今中国的外交态度越发强硬明朗,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也越来越有分量。

28.jpg

这一切的背后,既离不开华春莹等国家门面的斡旋,更离不开和他们一样,在各行各业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们。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向每一位振兴中华的践行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