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61511927851170.png

文 / 张华伟

今天我们来聊聊红包的玩法--红包谁都会发,但真正能发出效果来的却少之又少。甚至干脆可以说:有些人天天在发红包,但根本就不会玩红包。

微信的点对点支付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转账”,一个是“红包”。为什么有了转账功能之后还要再加个红包功能呢,或者说,为什么有了红包功能之后还再加个转账功能呢。

我曾经问过身边的小伙伴,回答无非两点:

第一:微信红包最多200块钱,但转账没有这个限制;

第二:微信红包发到群里可以抢红包,但转账不能抢......

这两个答案貌似回答了红包和转账功能的区别,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没有触摸到实质。

下面举一个看似抬杠的例子:

如果某人通过微信点对点的给自己的好友20块钱,应该是转账好呢,还是发红包好呢?

其实这个问题貌似也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没有把情境说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两个“表象答案”并不能解释这个问题,如果非要解释的话,只能说是“看情况”。

那什么是本质的答案呢,“红包功能”和“转账功能”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际交往的两个法则,即:

社会法则

市场法则

(这里提到的人际交往的概念是针对微信来说的,微信是一款社交软件,QQ是聊天软件,这两种软件在定位上有所不同,虽然现在在功能大同小异,人群也有本质的区别。)

社会法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

市场法则: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往来。

举个例子:几年前,我自己开公司的时候,400电话还比较流行,公司开起来,很多业务员经常到公司里谈关于400电话的事情。

其中有个业务员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每次去的时候,都给我带点“小礼物”,一个苹果,一根棒棒糖,一包口香糖......(这里咱们抛开业务技巧不谈,只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法则)。

要知道,上面那些“小礼物”的价格也就几块钱,而就是这几块钱的小礼物,慢慢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让我们退一步想,如果这个业务员,每次去的时候都把买这些小礼物的钱真金白银的给我,也就是说,他每次去的时候,都往我的桌子上放3块钱呢......

到这里你应该明白点什么了:

苹果、棒棒糖、口香糖是礼物,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法则”;

买这些小礼物的钱是真金白银,是人与人之间的“市场法则”;

如果回到今天的红包话题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红包是礼物,是人与人之间“社会法则”的交往,是用来增进感情的;

转账功能,是人与人之间的“市场法则”是金钱的往来。

再举个最近的例子:前段时间我做过一个返现的项目,返现的方式是通过微信返现。在培训的时候,我特别说明了一点,在给会员返现的时候,一定要用“转账”功能,千万不要用“红包”功能,如果你想单独给他发红包也可以,那是增进你们感情的方式,但牵扯到返现金额的时候,一定要用“转账”功能,千万别发“红包”,即使是几毛钱。

好了,现在你知道了:

红包是礼物,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法则,是情感交往。

转账是金钱,是人与人之间的市场法则,是金钱往来。

那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红包到底应该怎么发?

貌似又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但很多小伙伴就是没有深入思考过,我个人经常收到红包,但红包的金额一般都是这样的:

1.00

10.00

12.00

100.00

......

而我给别人发红包的时候,金额是这样的:

1.11

6.66

8.88

13.14

66.66

88.88

既然红包是礼物,那在发红包的时候,就一定要带有某种祝福,这种祝福的意义就像玫瑰花,玫瑰花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玩,只能看,两天就蔫了,但赋予某种意义之后,却能卖到天价,这就是赋予意义的力量。

也就是说,既然你发的是礼物,那这种礼物一定要有某种意义,即便数额很小,比如13.14元、6.66元、8.88元,也就十块钱的事儿,买盒好点的烟都不够,但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就像玫瑰花一样,你送的不是花,而是某种意义,某种情感,某种无法表达的表达。

到了这里,相信你应该对红包有个“初步了解”了,其实红包的真实(干货)用法还没有讲到,比如:

如何使用红包语;

如何利用红包三分钟之内搞定一个陌生人;

如何利用红包在混群的时候让别人迅速记住你(加你为好友);

......

甚至,如何利用红包引爆朋友圈等等;

关于红包的用法,我总结了十几种,经过粗略的调查,大部分小伙伴只能熟练的运用其中的两三种。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两三种用法虽然具有杀伤力,但当别人都在用的时候,当人们习惯了这两三种玩法之后,杀伤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下一篇文章,我会一次性的把这十几种玩法全部更新上来:

红包点对点玩法

红包陌生群玩法

红包自建群玩法

“本文对你有一点帮助就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