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一个小程序的商业价值时,最好拿数据说话。
无论是PC还是移动互联网,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数据的可靠性,我们时常听见“月活十万”、“总用户千万”这样的形容词也就不足为怪。
人们之所以如此迷恋数据,是因为它很好地过滤掉了评价过程中的诸多噪音与低效信息,并在评价体系中掌握着至高无上的公信力。
数据不说谎,但如果在你面前摆满各种表格,折线图与各种名词,这个时候,数据的降噪能力可能就大打折扣。
全篇重点等于没有重点。
微信小程序本身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数据指标,累计访问人数、打开次数、访问次数、访问人数、新访问人数、总添加人数、新添加人数、分享次数、分享人数、人均停留时长、次均停留时长等都可以反映出小程序的某些特点。
作为一名小程序创业者,如何从大量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各种数据指标也带来了不同的焦虑。有人为用户增长而焦虑,有人为日活低而焦虑,也有人为留存率始终上不去而焦虑。
我的小程序日活低、留存低,就真的毫无价值了吗?太多开发者有类似的困惑,但太少人反思:这些由App衍生来的评价体系,对小程序真的公平吗?真的客观吗?
量子程序请到了业界多位小程序负责人,和他们聊了聊数据这件“小”事。
小程序能约等于App吗?
在手机平台与App两层附庸之下,日活、月活、用户数这些App上的舶来品指标直接用来量化小程序,是否合理?
如果合理则沿用,不合理则思考哪些是合理的,这是我们数据降噪的第一步。
对于这个问题,开发者的态度见仁见智。
「加推」COO Jack:“合理,本质上小程序可以当成是App。”
数据咨询师张佳:“对比的意义不是很大,这俩(小程序、App)的流量不是一个东西,要是硬套也能套上用……”
「报告查一查」产品经理Max:“衡量App的数据指标有很多,转移到小程序上面,这些指标当然越高越好,一个日活、留存、用户总数都很高的小程序一定非常有价值。
但是小程序这种简单的载体,在微信生态里面往往处于调起的状态,总是会被微信的主要功能打断,所以很难在各个数据指标上向App看齐,找到适合小程序的使用场景,才能找到适合该小程序的数据反馈,像之前的‘高频、刚性’的衡量方式有可能在小程序上不合适。
比如说一个摇号的小程序,在用户完成行为之后,基本不会再用,但实际上满足了用户很大的需求。这个时候你要求他的留存率高,其实价值不大,你要求全国用户都用它,又有什么用呢。”
「黑猫看电影」CTO赵成雨:“(这些指标中)日活还是有参考价值,因为小程序虽然功能单一,获客成本低,但是用户一旦到了你的小程序上,至少他还是对你提供的服务感兴趣。”
小程序在沿用App的衡量指标时,仍要考虑自身的产品特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行数据降噪的第二步:应当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你最看重什么指标?
每一个指标都是对产品某一维度的评估,不同的产品、不同的阶段,重视的指标都有不同。小程序开发者最看重什么指标呢?
「报告查一查」产品经理Max:“对于我们的小程序来讲,我们的用户并不会每天都研究报告,所以我们更关注他的月留存。
每份报告的质量不同,所以我们并不关注他们看了多少份,而是关注他们呆了多长时间(停留时长)。
用户一旦需要研报就想到我们,我们提供付费检索的功能,这样就实现了我的商业获利。
所以找到用户的习惯,在用户可接触的时间范围内,满足他们的需求,顺便挣点钱,小程序是可以实现的。”
而在Max看来,工具与咨询类小程序的指标还可以被量化:
工具类小程序,月活、日活更重要些,25-30%月留存算不错;内容资讯类小程序,停留时间更重要,300-600秒算不错。
数据咨询师张佳:“我看中变现能力。”
「知识圈」CEO大伟:“商业价值体现在成交上,没有成交体现的是产品价值,那就是日活和月活,最后还是要看交易。”
万国法考产品负责人杜佳丞:“第一变现指标就是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对于我们自己的小程序,我不指望他赚钱,并且我们又处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教育行业中,我最看重的指标是留存,第二指标流量,虽然流量很少。”
「群接龙」CEO吴彬:“活跃留存,可以体现粘性。”
酷客多CEO郝宪玮:“除去这几个指标,建议加上获客成本,用户使用路径长短,用户体验度,用户裂变速度,客单价,研发成本。”
留存是大家普遍提到的一个指标,这也体现了从业者对其关注度之高。
而在赵成雨看来,留存的参考价值貌似不大。
「黑猫看电影」CTO赵成雨:“除了交易额之外,就是日活。其他的像留存,说白了,看了也没用。”
那小程序要不要看留存?
留存:来的快,走得也快
小程序主打用完即走,这可能是和App最大的不同,毕竟下载一个App的成本确实要比小程序高很多。那小程序到底要不要和App一样看留存。如果不应该,原因是什么?
「黑猫看电影」CTO赵成雨:“留存这块,如果和App比,我感觉不能这么比。首先它(小程序)的用户粘性不是特别大,虽然获客成本低,但来的容易,走的也容易。而且小程序的入口要比App深。
而且App经过了搜索商店里搜索、下载、注册的过程,让用户打开App正常使用,其实已经过滤掉了很多人,所以说App的留存肯定要比小程序高很多。
但小程序又不一样,他可能不小心碰了下就进去了,他也不知道怎么进来,(离开后)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来。”
「知识圈」CEO大伟:“留存,可以理解为使用频次。如果多次使用,代表产品有价值,如果没有成交,还是没有价值。”
数据咨询师张佳:“现有的规律显示,要搞小程序留存是非常困难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从流量进来到流失的这个空档完成变现。这对于已经有盈利模式的公司来说是最大的优势,你要做的就是把你们的变现模式压缩、打碎,使它们能融合到小程序流量短暂的停滞时间内。”
看来,就算看重留存,这个指标也会经常让我们失望,因为“留存低”确实与小程序本身的产品特性息息相关。
数据降噪终将回到变现上
我们经过以上两步数据降噪,目的就是为了快速挑选出有价值的数据指标,并借助它们衡量小程序的商业价值。
很多时候,这种商业价值直接体现在变现能力的强与弱,快与慢,明确与模糊之间。
「加推」COO Jack:“小程序是否高频使用,场景是否明确清晰,决定了小程序变现能力强弱。”
万国法考产品负责人杜佳丞:“总体来说,对于小程序,我们不能只将目光停留日活,留存,总用户上。
小程序上线以来,用户上千万的产品一只手数不过来吧?但是再回头看一下,又有多少小程序现在依然如日中天呢?
老话说,赚钱容易,守财难。那么用这句话来解释,在相同的资源、背景下,App守住财富的难度要低于小程序,更直接的理解:小程序成功=暴发户,App=创业成功者。
如果从暴发户的角度去考虑日活,留存、总用户,我相信我只拿一个指标来衡量,我赚了多少现金(流量广告变现?)。当我们我去考虑小程序的日活,留存,总用户的数据如何好看时,我不能说这是错的,这更像一个暴发户想要脱离这个身份,成为一位企业家,这是一种自我的蜕变,理念是对的,但是过程很痛苦。
对于创业者,我希望他们用小程序去赚第一桶金。对于大企业来说,我希望他们通过小程序去接触到更多的新鲜血液,如果赖以为生,至少在现在的情况下我不支持。”
数据咨询师张佳:“《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引用过维克多·弗兰克的一句话:
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间。在那个空间里我们有力量选择自己的反应。而我们的反应展现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放在小程序我们可以这么解读:
小程序流量的获取和流失之间存在一个空间。在那个空间里,我们要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变现方式。这个变现方式决定了我们能否吃到小程序的红利。”
谈的最多的还是日活、留存、用户数
如果你将小程序定于一个商业产品而不是随意玩票,那清晰的使用场景、明确的变现手段以及对流量从来到走阶段的利用,或许要比数据本身更需要你关心。
而像日活,用户数这样的指标,除了能体现出多少人用你的产品之外,还可以起到“交流”作用,我们经常听到“月活十万”、“总用户千万”的话,可见这类指标是多么的深入人心。你确实需要这些指标来告诉别人,自己小程序到底做的怎么样。目前阶段,别人也确实无法通过其他更直观的途径快速了解你的小程序。
留存则是另外一类指标,它代表着用户对你产品的粘性与忠诚度,但小程序毕竟还是生长在一个App而不是手机平台中,主打“用完即走”的特性也决定了它更接近微信功能上的延伸而不是App,所以过于依赖留存来评估一个小程序的优劣或许有些勉强。
总而言之,一方面,我们仍然需要借助日活、留存、用户数等已经成熟的评估标准,不然对小程序的评估交流就会鸡同鸭讲;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意识到,不同类型的小程序应该侧重的指标各有不同,因而不能以留存不行、日活不行就轻易否定一个小程序的价值。
你更看重什么指标?或者说,你认为小程序的用户数据哪一个对变现更有价值?
文章来源: 黑市|灰产圈|黑产圈|一本黑|黑市商学院
共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