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池思维是我觉得目前最适合中国运营人的思维,比增长黑客要好,因为数据这东西对运营人来说很重要,但仅有指导作用,毕竟运营要做的是和用户进行直接沟通,需要掌握的是用户心理。两大核心洞察,接下来就以个人理解进行阐述。

微信截图_20190401182826.jpg

洞察一:区分流量池和流量源

第一次给出了哪些是流量池,哪些是流量源,其中:流量池包括APP、微信、DMP、社群、品牌;流量源包括BD、社会化营销、数字广告、传统广告。

为什么要区分流量池和流量源?我个人觉得,是要从长期降低流量成本。如何实现?针对流量池和流量源进行不同的运用动作。

流量池是可以通过运营实现流量的长期存续和源源不断,比如一个家长社群,可以通过定立规则门槛和提供升学、家庭教育等内容,促进家长群体的口碑传播。

而流量源是一次性的,很珍贵,要么能直接转化,要么引入流量池里进行运营,比如投放头条信息流广告,获取的线索第一次就要转化,而转化不了就要标签化,之后尝试其他策略。

那么,一般什么时候用流量源?答案是初期积累种子用户和活下来后快速扩张的时候,而这种时候往往制定了短期目标,至于流量池,则是在长周期里才会用到。

换句话讲,一个重视长期,一个重视短期,这是流量池和流量源比较明显的区别之一。

再者,流量池成本可控,流量源成本不可控,这是另一个区别。

比如,以app为载体的产品可以自由做裂变,邀请好友赠课、赠优惠,把投放的钱直接用于奖励用户,效果好的话可以持续降低获客成本。

而如果投放传统广告,价格首先可能很贵,没有议价能力只能按要求行事,其次效果不一定检验得到,你能保证路人看到你设计的广告牌就能记住你?如果不能,那就是浪费。

所以,从长远来看,流量池一定是首选,但与流量源的区分工作还是要做的。

至于如何搭建流量池

首先是品牌,要做「一升」和「一降」。

其次是裂变,要设计好社交关系链,据此,杨飞老师第一次给出了他对于裂变玩法的分类,分别是复利式、众筹式、共享式。

复利式的特点是互惠互利,比如luckincoffee的游戏化裂变玩法,和好友一起花式领券。

众筹式的特点是人人帮我,比如拼多多的拼团裂变,邀请好友参团才能低价获取产品。

共享式的特点是我帮人人,比如神州专车的亲情账户,家人账号与自己绑定就可消费。

总之,流量池思维的第一个核心洞察是区分流量池与流量源,而流量池则要利用好品牌和裂变,以此实现长期降低获客成本。

洞察二:留存第一

当然,获客成本降低并非在于流量池的搭建,留存也很重要,而留存第一,则是杨飞老师解读流量池思维时第一次提到的,也是第二个核心洞察。

AARRR模型大家都熟悉,留存就处在激活和变现之间,很难想到其处在核心位置,但仔细思考后你会发现,增长这件事,必须依靠留存后的用户,因为只有它们才会付费、传播,才有被激活的价值。

那如何保证留存?

微信截图_20190401172653.jpg

总结

流量池思维做为运营型思维,非常值得每一个运营人研究和思考,这对于实际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总结一下两个核心洞察的基本内容:

最后分享一下最新的流量池思维方法论模型,希望对各位运营人有启发:

微信截图_20190401182712.jpg

流量池思维是运营的指导性思维,值得每一个运营人研究和思考,对实际工作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