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我们实战分析:为什么小品牌可以通过“转换赛道”,让营销投入的周转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占领市场的机会越来越多?小品牌在进入市场时,破局点是什么?这与我们的“0元营销服务”的落地计划有关,用10万投入撬动千万市场,是有这些营销逻辑做依据的。
我过去做保健品操盘时(特别是脑白金那个时候),广告是最具战略地位的,自己最关注的也是广告,别的可以不过问;而现在做互联网营销,帮助客户将一个小品牌打造成为现象级案例,我重在强调产品、传播和大数据精准营销的新商业干法。
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社会化平台的兴起,口碑效应尤其重要。最能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已经不只是广告,而是朋友的推荐以及消费者的评论。这些推荐和评论,大多数是基于产品本身以及自带传播性,而非传统营销的巨额投入就能做的出的。
这也就驱使企业,回归用户需求本身,对新一代“消费者”深刻理解,去不断打磨和创新产品。而失败的产品和推广,经常忘记理解消费者的“现状”。
为什么我们说起传播,是产品自带传播或者说你的产品信息一定要有流传性?
我们基于两个事实:
第一:品牌知名度永远都不够
第二:市场费用永远都不够
首先,没有哪个品牌能做到人尽皆知,家喻户晓。
即使是类似于耐克、苹果、乐高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也做不到这一点。在Iphone8发布之前,一个美国的记者拿了一部Iphone6S到街头随机采访。结果有40%的人,认为这部苹果手机就是最新发布的Iphone8。所以,即使是在美国也有不知道苹果产品的人,那么,品牌知名度永远都是不够的。
其次,市场费用永远都不够。没有任何企业有一个花不完钱的市场部,即使像奔驰、可口可乐、华为这些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市场预算依然赶不上实际花费。很多企业的市场费用永远都不够,却放着一个大金矿(产品)不用,其实产品不就是唯一免费的传播渠道。
移动互联的普及,给营销人一个天然工具,或者说武器。利用这个工具,完成产品传播所要达成的目标成本可以极低。剩下的只是我们是否找到有效的方法。
就像我们经历的:从小米发起的一代代互联网基因的产品、江小白,三只松鼠,柳叶刀烧烤,它们在产品传播上的实践,实践了产品传播的想法创造。
无数打着“互联网思维”的小公司的0成本营销,逆袭大品牌,其“互联网思维的传播”肯定是头等功,背后蕴含的就是他们对新一代“消费者”的深刻理解。
还有一个市场现象不得不重视:众多大品牌巨头越来越失势,不断被各种突然冒出来的小品牌冲击地位,而且对这些小品牌的封杀也越来越无力。
过去做营销预算最重要,一个1000万预算的方案,不论策略再差也能超过一个50万预算的方案。但现在依靠预算来碾压别人越来越难。
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过去凭借资金、流量、资源等各种方式,既有的成功者能够继续保持成功。而现在缺资源缺知名度的小品牌却变得大有机会?
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重点分析的:
先用一个案例和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解释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某消费品的线上店,通过社交内容营销等传播和创意,仅仅让转化率比竞争对手高了3%,就用10万预算打败了别人3000万。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电商体系下资本周转非常快,比如今天在淘宝上投了10万的广告,当天就能转化回款,第二天就拿到了十万多一点的钱再投,这样每天都滚雪球,结果他们一年用初始资金10万,最终投了2000多万的广告。
而竞争对手就是因为转化率低一点点,每次投放反而都会损失一点(淘宝是竞价模式),最终一年投入了3000万,但销售却并不比他们多。
最终,他们依靠本来微弱的一点创新和优势,撬动了巨大的结果。
其实这个案例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模型(我们高中学过的)——
复利公式来解释:
(其中n是周转次数)
根据上面这个例子:淘宝资金周转经常1-2天,也就是一年多了能周转200次。
即使每次回报率仅仅有3%,那么1.03的200次方,就是369倍。
然后,10万乘以369倍就是3000多万。
PS:实际的计算比这个复杂很多,但是这个仅仅用最简单的模型进行理解。
因为周转速度非常快,即使你只有微弱的效率优势(比如转化率高),但依靠强大的“复利效应”,最终会产生数百倍的差距,让本来微弱的优势变成巨大的成果。
也就是说,你有1个亿,别人有10万,你的优势真的是别人的1000倍吗?今天就是不一定的。在周转很快的世界中,只要它通过创新优化了1个百分点的提升,很快就会通过上面的“复利效应”赶上你。
总之,信息时代,各种资源的周转都变的越来越快:
周转越快,广告创意的作用就会更容易超过广告投放预算的作用。
周转越快,产品创新的作用就会更容易超过流量、渠道垄断的作用。
周转越快,一个企业战略本身的作用,就会更容易超过资源的作用(因为“战略”更像资源的利用效率,“好战略”本身就是竞争优势)
这意味着一但有公司通过某种“创新”来优化了效率(也就是复利模型中的“回报率”),就能迅速像滚雪球一样滚起来,从而让原有巨头本来的知名度、渠道、资本等资源优势很快削减...
所以,创新、策略思维、与众不同的思考、新的想法、人才的创造力,越来越重要。而渠道、资本等存量价值的作用,越来越低。
赛道已经转换
小品牌为什么越来越有机会?
前面我们理解了周转速度的加快,让资源垄断的作用逐步降低,从而给创新者、小品牌带来了更多机会。那么在营销领域,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什么导致了营销领域,周转率的增加?
除了常规的科技进步(比如支付便捷)等因素外,我们认为这些“转换赛道”的因素对加快消费者切换商品的周转速度,影响非常大:
1. 渠道垄断的减少
过去消费者的选择主要依赖渠道——比如一个消费者看到货架上只有农夫山泉,当然只会买农夫山泉,而渠道实际上是一种周转很慢的资源。
我们通过前面的模型就知道,一旦你的生意依赖一种周转很慢的资源,就意味着你作为创新者很难逆袭,当然也意味着一旦成为领先者即使停止创新开始迂腐,别人也很难超过你。
比如:你作为创新者开发了明明更好的新产品,但你只有10个渠道商,农夫山泉有1000个,因为它们可能半年才能进一次货,所以你每次进货转化一批,每次转化一批,结果3年下来可能才发展了不到100个。
在这期间,只要农夫山泉反应过来研发了跟你一样的产品并迅速铺货,你的优势就没了。
而如果你已经占据了大量的渠道,基本上就可以躺着赚钱,甚至不用任何创新——反正后来者逆袭速度很慢,在他长大前复制就行了。
而现在,消费者的选择受到渠道的影响正在不断降低,所以这种“周转很慢”的资源也变得没那么重要,最终导致周转速度增加,从而给小品牌的创新带来了机会。
加快了消费者偏好的改变速度
2. 第三方评测,使品牌力下降
渠道时代结束后,我们迎来了品牌时代。如果说渠道是占据货架上的位置,那么品牌就是占据心智的上的位置。
品牌的到来迎来了很多创新的机会,但很不幸的是,品牌也是一种周转比较慢的资源(连定位理论也在说,心智难以改变)。
这对已经成功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好事——只要强化定位,建好品牌这个护城河,即使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好的产品又如何?我照样是行业领先。
当年可口可乐在品牌上建立“可乐领导者”的地位后,即使后面百事可乐通过用户评测证明比可口可乐好喝,也无法超越可口可乐——因为用户买可乐不看评测而看品牌。
但现在在很多行业,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随着第三方评测信息(比如朋友推荐、电商好评、网红评测、搜索引擎等)越来越多,用户变得越来越依靠第三方信息而不是品牌本身做判断。
前几年这方面有个很轰动的研究发现,在美国Yelp(类似于我们的大众点评)越火的地区,连锁餐厅的日子就越不好过,反而独立餐厅变火。
这是因为过去用户不知道哪家餐厅好,不得不通过品牌来判断(这个是知名品牌,选它没错);而现在大家直接打开点评,一眼就能看到是四星还是五星,看重品牌的程度就降低了。
类似于我们的电商——过去线下看不到评价的时候,你肯定买知名品牌电器,而现在能看到好评,同样价格下,一个5星但小众的牌子,另一个2星半都是差评的知名品牌,你肯定选前者。
这对我们的主题(小品牌机会变多)有什么影响呢?
最大的影响就是——进一步加快了资源的周转,让既往成功的作用进一步降低。
这是因为跟“品牌”和“渠道”不同,评测的结果是一种周转很快的资源——产品好坏可以瞬间得到反应,而品牌的感知的变化则需要很久。
如果消费者像过去一样依赖品牌做判断,那你创业做了个更好的智能手环,消费者没听说过这个牌子就不买,你肯定没机会;但如果消费者更多依靠评测去判断,大家看你京东上评价就是比小米高很多,当然更有可能会买。
所以,信息时代的到来(比如人与人沟通与分享、网红推荐、第三方评测、电商评价),实际上加快了消费者偏好的改变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周转速度,让小品牌变得有机会。
现在的一次执行,要摸清背后所有的价值关联
3. 企业资源的“外部化”
除了上面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因素,第三个对周转速度影响很大的,就是企业资源的“外部化”。
这里说的“企业资源外部化”,就是指企业越来越能够通过外部资源来做事了:
比如过去都是需要自己积累技术力量建服务器,现在有了云服务;
过去一个企业要自己积累用户数据做分析,现在直接可以买BAT开放的付费数据资源;
过去要积累自己的钱投入进去滚动利润,现在直接融资,利用资本的钱就行了。
这带来的影响就是:进一步加快了资源的周转速度。
这是因为:企业外部的资源肯定比内部的周转快。
就拿钱来说,过去你通过提高效率一年多赚了10W,从而把这10W放到下一年增加投入,周转很慢。
而现在只要你提高效率第一年多赚10W,风险投资就会相信你这里回报多,所以直接多给你1000万去投到第二年。相当于10W的资本金,形成“势能”吸引外部合作后,滚动成了第二年的1000万。
当一个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得通过外部直接获得资源,而不是自己积累,就很容易加快周转速度。从而让“回报率”这件事变得比“资本金”更加重要。
做一件事的出发点,已经不同
小品牌破局点:入市要“酷”
通过前面文章的分析,我们得知:对于小品牌来讲,“创新”越来越变得比资源更重要!
那么,品牌通过怎样的营销创新,会让你的品牌更年轻更“酷”,特别是刚入市的创新型产品,破局就要反常规,就要让自己的产品“酷”起来!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酷”(Cool)到底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酷”与“崇拜感”、“豪华感”、“自豪感”和“时尚感”等近似意义做区分,那么所谓的“酷”,其实就是“当一个人面临某个与常规不一致的事物时,产生的积极主观的感受”。
比如:“周围的同学要么就很懒惰成绩不好,要么就拼了老命学习才有好成绩,而某美女整天不努力学习,也能考第一(与常规不一致),我们觉得她很酷。”
好了,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接受下面两个最重要的关于品牌创新要“酷”的结论了:
结论1:
如果品牌形象与常规不一致,消费者就会感觉到这个品牌是“酷”的,而且即使消费者不熟悉这个品牌,也依然存在“酷”的感觉。
结论2:
与常规不一样虽然能让人感觉到酷,但这是有条件的。研究表明,只有当品牌违背那些“不合理却依然存在的常规”时,消费者才会感觉这个品牌很酷。
比如:当年的消费者为了一首喜欢的歌曲,却不得不买下一整张CD。这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也让众多消费者感觉到不合理,某品牌打破了这个常规,就会让消费者感觉很酷。这个“品牌”就是当年乔布斯发布的iPod。
一个品牌如果想要变“酷”,要做的就是打破不合理的社会常规,并且有效传达给大众。
这句话包含必要条件有:
1. 品牌必须打破社会常规,才更具有吸引力
更高产的水稻,更轻薄的手机,更快的处理器,这些在原有社会常规上进行提升的行动,并不能带来“酷”的感觉,也就不会有吸引力。
实际上,任何的技术突破,必须与某个社会常规的打破进行关联,才有市场营销价值。
“全球最薄手机”并不会让人感觉很酷,但是如果打破了“中国人造不出超过美国的黑科技”这个社会常规,就会让人感觉酷了。
如果没有打破常规,请再好的代言人,用再多营销花招也没有用。
2. 被打破的常规,必须是不合理的
(或者你要通过营销公关,让更多人觉得它是不合理的),否则会被理解成反社会人格品牌,而不是酷品牌。
“打破那些普遍存在的不合理常规,并且想办法让消费者感知到。”
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的时候,最开始并不是直接讲性能,而是讲整个业界的不合理常规。比如“智能手机其实非常不智能,很难用”、“在不同应用下,我们需要不同的键盘,但现在手机键盘都是固定的,非常不合理”、“触摸屏操作,手才是最好的交互工具,而不是触摸笔!”
最初第一代小米手机推出的时候,很丑、也不好用、很低价,甚至很多人不会选择去买,但是大家都觉得它非常“酷”。
不是因为雷军的个人魅力,而是因为小米当时打破了某个不合理的社会常规——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中国是渠道为王,为此手机等数码产品很大成本花在了渠道上,导致配置不高,价格却很高。
而国内的手机品牌因为无法摆脱线下渠道商的巨大利益纽带,导致即使在做电商卖手机,也无法降价(否则经销商不干了)。
这是一个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常规,有人率先打破,我们就会觉得它很酷——不论它的设计有多丑、代言人有多low、产品有多不好卖,我们仍然会觉得它很吸引我们。
再比如之前中国人觉得洋快餐(比如汉堡三明治)比较高端,中国快餐(比如煎饼果子、肉夹馍等)比较低端,这显然是个不合理的社会常规——凭什么国人的民间快餐就不能有尊严?
几年前,黄太吉推出高价的煎饼果子,打破了这一社会常规,即使很多人觉得它不好吃,但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它很酷。
这似乎也是所有现象级产品,一定具备的属性。
打破常规,是破局点
3. 必须能够把这样的信息,有效传达给大众
是的,品牌变酷,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定位到了年轻群体,也不是因为文案很走心,而是因为它打破了某个不合理社会常规,然后靠有效的传播让消费者感知到的。
同样,在自媒体界,让很多人感觉很酷的自媒体,既不是粉丝最多的,也不是思想最高深的,而是最多打破各种不合理社会常规的。
打破常规的做法,如何让大众感知到?
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很简单,创造渴望群体——让用户感觉到他们最渴望加入的群体,已经开始率先接受这个创新,他们就会更容易把打破常规的行为理解成“主流的酷行为”。
比如:18世纪普鲁士刚开始推广土豆时很不顺利,百姓觉得土豆既丑陋又恶心,不是人吃的东西,农民也不愿意种植,无论政府怎么宣传都没有用。
后来君王故意颁布命令,规定土豆是皇家御用蔬菜,只有贵族才能种植和食用。结果很快就有民众开始偷偷种植,不久民间便出现了大规模地下土豆种植产业,百姓都疯了似的抢购和食用土豆。
因为贵族是普通民众的一个“渴望群体”。
同样,某外卖餐饮,用奔驰送外卖,引来热捧分享。
因为开奔驰的人,是都市白领的一个“渴望群体”。
“酷”当然并不是品牌的必需品,你可以不酷,依然可以成为赚很多钱并且股价不断上涨的上市公司。
但如果你的品牌不再酷,不再性感,不再有吸引力,给人感觉垂垂老矣,那么你想找办法让品牌酷起来,就不得不遵守这样的原则:
“打破不合理的社会常规,并且让众多人感知”。
如果不这么做,即使再怎么不断照搬各种俗套的做法(不论是找更热门的代言人、写更牛的文案、还是用让人脑洞大开的营销花招),也于事无补。
原来的市场营销与销售都是靠关系、嘴巴或利益,而我们支持并努力推动用“真正的营销”来诠释和指导市场工作,其实中国的企业很少真正理解了营销和发挥出它的价值。而我们就要把之前无以言表抽象概念的东西,通过商业分析具体形象化,让更多经营者有“道”可循,并能做出正确的营销投入决策。
总结近几年新兴品牌的成功,除了“创始人高瞻远瞩,布局更长远的未来”值得称道以外,有个共同的因素值得学习:那就是“敢破敢立”。
这种破和立是颠覆性的!远远不止于产品本身,也包含着初心,品牌目标,营销,管理,对人才的认知和重用,乃至生产与供应链的全面颠覆创新。
对于企业,更重要能力应当是“持续进化”的能力,任何一种技术,模式,某一个点上的获取的优势都可能会过时,这迫使着企业要不断在更多点上获取优势。这也是为何巨头无法躺在过去的成就上高枕无忧的原因。
今天的文,我们想给经营者创业者的启示就是:小品牌如何通过“转换赛道”,依靠“复利效应”,加快投入周转速度,用较少的投入预算获得传统巨额投入的回报;还有就是有创造有创新的小品牌在进入市场时,要善于“打破社会常规”(打江山要酷——破局)。这些也是我们帮助客户伙伴们要实现的成果。
文章来源: 黑市|灰产圈|黑产圈|一本黑|黑市商学院
共有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