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与新媒的朋友们见面,往后持续更新。

最近感触很深的是一本书里的故事

“如果你想为钱而工作,那就呆在学校里学吧,那可是一个学习这种事的好地方。但是如果你想学习怎样使钱为你所用,那就让我来教你。不过首先你得想学。”

“难道不是每个人都想学吗?”我问。

“不是,”他说,“因为学习为钱工作很容易,特别是当你谈到钱时的第一感觉是恐惧时,学习为钱工作就更容易了。可学习怎样使钱为你工作却要难得多。”

我逐渐意识到富人之所以越来越富,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中产阶级之所以总是在债务泥潭中挣扎,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对金钱的观念不是来自学校,而是来自家庭。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从父母那里了解钱是怎么回事的。一对贫困的父母在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时,只会说:“在学校里要好好学习喔”。

结果,他们的孩子可能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同时也秉承了贫穷父母的理财方式和思维观念——要知道,由于家长的灌输,这些观念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了。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在学校里仍没有真正开设有关“金钱”的基础课程。

学校教育只专注于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却忽视了理财技能的培训。

这也解释了为何众多精明的银行家、医生和会计师们在学校时成绩优异,可一辈子还是要为财务问题伤神;国家岌岌可危的债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应归因于那些作出财务决策的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们,他们中有些人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却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接受过财务方面的必要培训。 

我常常在想,当我们的社会有成百万的人需要医疗救助时该怎么办?当然,家人和政府会救济他们。可是,当医疗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用尽时又该怎么办?这并非是把人忧天,如果我们继续把教子理财的重任交给那些由于自身缺乏财务知识,正濒于贫困边线或已陷入贫困境地的父母的话,很难想像仅靠家人和社会的救济能够根治他们的“穷”病,实现整个社会的富裕。

 由于我有两个对我有影响力且可以向其学习的爸爸,迫使我不得不去思考每个爸爸的意见,由此,我认识到一个人的观念对其一生的巨大影响力。例如,一个爸爸爱说“我可付不起”这样的话,而另一个爸爸则禁止用这类话,他会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呢?”这两句话,一个是陈述句,另一个是疑问句,一个让你放弃,而另一个则促使你去想办法。那很快就致富的爸爸解释道,说“我付不起”这种话会阻止你去开动脑筋想办法;而问“怎样才能付得起”则开动了你的大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必须去买每一件你想要的东西,这里只是强调要不停地锻炼你的思维——实际上人的大脑是世界上最棒的“计算机”。富爸爸时常说:“脑袋越用越活,脑袋越活,挣钱就越多”。在他看来,轻易就说“我负担不起”这类话是一种精神上的懒惰。

 虽然两个爸爸工作都很努力,但我注意到,当遇到钱的问题时,一个爸爸总会去想办法解决,而另一个爸爸则习惯于顺其自然。长期下来,一个爸爸的理财能力更强了,而另一个的理财能力则越来越弱。我想这种结果类似于一个经常去健身房锻炼的人与一个总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在体质上的变化。

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同样地,经常性的头脑运动可以增加你获得财富的机会。懒惰必定会使你的体质变弱、财富减少。 

穷人和中产阶级为钱而工作,富人不为钱工作。

纵观互联网,前段时间的律师项目令人深思


操作方法无非:

1.扮演律师,取名字,换真人头像,贴吧发帖。

2.将潜在客户发展为微信好友,客单价50块起。

咨询行业的特点是非标性,即便在贴吧写无数案例,但客户永远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所以从来不缺少付费咨询。

聊天而已,一单几十上百块的收入,也还算不错,解答问题也是直接百度。

不难想到的是

什么人会付费?什么人会去咨询?

愣头青火急火燎的慌乱,给很多人创造了机会。

这种项目换汤不换药的可以做成情感咨询、高考咨询、风水咨询等等不再列举,找个同行一目了然。
「本次分享到此结束」

我是Win7

Thanks for you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