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180913145031.png

作者:沈佳琳   来源:张记杂货铺

今天带来的是一位叫做 沈佳琳 的读者投稿,这个稿子写的相当不错,给大家分享一下。    


   
感谢热心读者提供题图。    

   
1
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工作了8年半,前8年,我是拿着事业编制的幼儿园老师,直到去年8月,      我抛弃了父母眼中的「铁饭碗」加入了一家从事家园共育平台的互联网教育公司,担任内容运营的职位。    

   
在传统的教育行业里已经生存了8年的我,到了互联网行业,就成了一个小白,于是入职前一个月我开始在百度阅读上啃亮哥的《从零开始做运营》。

   
无奈我资质平平,看了一个月,大概也只是知道了运营分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而已。

   
其实亮哥写得很好哒,而且现在有纸质版了,长成这样:

   
微信图片_20180913145034.png  

   
小结:
学习很重要,尤其是亮哥的《从零开始做运营》;实践更重要,光看不练看再多书也是白搭。

   
2
内容做给谁看?

   
正式入职后,我有一项工作内容是在家园互动的APP上利用我的专业背景发布一些育儿文章,这件事我觉得还挺靠谱。

   
你要知道,幼儿园老师都超级能写的呀,我们除了带班开课做环境、开会比赛搞课题,还要写班级计划、家长计划、游戏计划、主题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深度课例、深度案例、结题报告、各种过程性的记录及配套各类计划的小结……

   
但是,问题来了,以上那么多,都是写给谁看的?99.99999%都是交给领导的吧,其中一部分应该没人看吧(事业单位做资料,这个大家都懂的)

   
那现在写的东西是给谁看?给家长,给老师(因为他们觉得好就会帮忙给家长)所以,终极对象还是家长,再具体一点,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家长。

   
小结:
用户一定要弄清,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做活动,你至少要知道是谁在看,谁去玩吧。

   
3
要做哪些内容?

   
要做哪些内容?就好比上课要上什么?我刚当老师的时候,总是先想内容,再想形式,最后才套个目标,但其实这是不对的。我倒现在都记得,台上的专家说,一定要先定目标!!!    

   
我是个肤浅的人,我的目标是希望家长可以喜欢我的内容O(∩_∩)O当然,我更希望家长可以获得专业的育儿知识,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以及解决他们对幼儿教育的一些困惑,总之,就是满足家长的需求,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为商业转化奠定用户基础。

   
那么,幼儿园小朋友家长的需求是什么?可以从哪里知道?我先后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 回顾之前幼儿园的工作中与家长交流的经验。

  • 找了服务支持部的同事,让她帮忙去各大母婴论坛逛,搜集家长关注的话题。

  • 留在之前班级的家长群,看家长们都在讨论什么。

  • 刷自己的朋友圈,因为有很多学前系的同学、以前幼儿园的同事、小朋友的家长等,了解各大幼儿园的动态,老师和家长关心的内容。

  • 关注亲子类的公众号和网站,看看他们都在发布什么内容.。

  • 每月开头先列一张电子月历,标好哪些日子是节日,有计划地发布节日内容。

  • 开了一个qq群,一个微信家长群,直接观察并询问家长的需求。

  • 统计文章的阅读量,更加明确家长的兴趣点。

……

   
小结:
目标先于内容。
要善于发掘自己身边的资源,也要善于挖掘互联网的资源。

   
4
形式重要吗?

   
在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每次教学活动都是花了很大力气去想活动形式,要不要穿插个游戏?要不要分个组?要不要动手操作一下?

   
不过现在想来,大人的注意力不见得比小孩强多少,如果一篇文字没图也没段落,应该没人想看吧。

   
我有一个好习惯,每天都要看亮哥的微信公众号,有一次,我发现那种对话的图例很有趣,很形象,也能讲清问题,后来知道可以用秀米做。

   
微信图片_20180913145038.png  

   
也因为秀米是为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关系,我开通了公司的微信公众号,给自己挖了个坑,开始运营起公众号,当然会把相同的内容复制到公司的APP上~

   
有了好的编辑工具,文章就会变得更加赏心悦目,至少我自己更爱折腾了。

   
不过,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中,内容是主要的、决定的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

   
比如我是做育儿内容的,系统模板的主题色就会选鲜亮的彩色,但这篇是投给亮哥的,系统模板的主题色就换成了黑色。

   
当然形式也不只是排版,语言的呈现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像以前交给领导的文章第一句总是「《纲要》指出」,现在给家长看的内容还是说人话比较好:P 

   
小结:
形式会有点作用,但只有形式是没有用的。

   
5
公众号的关注者从哪来?

   
公司的APP本来就是有用户的,可是微信公众号没有啊~~~~~

   
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酒再香也怕巷子深,何况我的酒还不香,我得去找用户啊~~~

   
可惜我是个皮很薄的人,也是很抠的人,所以我既没有主动去找人来关注,也没有花钱去买粉。我只是在文章后面默默地加了个公众号二维码,从公司的APP上吸引了一些家长来关注,不过很少,因为两边的内容是一样的。

   
于是我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公众号内容,起初会有点效果,可以涨一点点粉,后来么,要关注的人都关注过了,不关注的人也不可能再关注了。

   
再后来建立起自己的微信育儿群,以及加入一些育儿群后,我会偶尔把公众号的内容转发到群里,也可以涨一点点粉。

   
很多人说可以靠好的内容来吸引关注,我的内容应该不够好,所以即使是阅读量第一的那篇文章发布当天也只增加了29个关注。不过每天涨一点点,积少成多也是极好的:)

   
2015-9-22——2016-2-2累计用户情况    
微信图片_20180913145041.png  

   
可是有连续3天,每天的关注者加几百,这3天,我写了什么?

   
答案是我并没有写什么特别的,而是我们公司去了一个亲子嘉年华,有一个展位,给小朋友发礼物,于是公司顺手放了个公众号二维码,请家长扫码关注送小礼物。不得不说,花了钱做活动就是效果快……

   
微信图片_20180913145044.png  

   
不过这些关注者的目的也特别简单,免费领取礼物。有些领完礼物就取消关注了,有些关注了也不会去看……我对比过那几天前后的阅读量,基本没变化~但好在这些用户都是目标用户,所以没有产生大批量的取关。

   
我还在微信公众号发过一次类似关注有礼(电子资源)的活动内容,效果惨淡,现在谁都不稀罕这些电子资源,也许天天弄会有效果吧~

   
当然还有诸如在作者栏弄个三角引导用户关注,在文章第一行弄「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之类的;也在今日头条开了个人订阅号,每篇文末都写上公司的微信号,效果怎么样也无从考察。

   
感谢所有的关注者,至少从最初的0到了现在的2000+,作为踏入互联网半年的小白,我也知足了。

     
   
小结:
做活动的确能很快吸引到粉丝,但怎么不掉粉以及持续增长才是更值得琢磨的。

   
6
如何提高文章的阅读量?

   
不怕大家笑话,以下5篇已经是我这个微信公众号的TOP5了。(截止2016/02/03)

   
微信图片_20180913145046.png  

   
作为一个粉丝不过2000的公众号,要做到阅读量过千,肯定得靠转发啊。谁帮我转发呢?就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内容做给谁看?一是家长,二是老师(因为好的内容老师会转给家长看)。

   
而TOP2的两篇很明显,就是替老师写给家长的,而由于我自己的圈子常年都在幼儿园,我转发文章到朋友圈,我的朋友(幼儿园老师)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她的朋友(还是幼儿园老师)又转发到她的朋友圈……于是就传播开了。

   
TOP3-5的3篇是直接写给家长的,转发效果就会差一点,但如果我是一个超级妈妈,排名可能就会反一反,所以你的圈子决定了你转发的效果。

   
顺便说一句,公司APP上阅读量最高的是聊孩子睡觉和身高的那篇(微信公众号排第三),所以家长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就显而易见了。

   
当然啦,关于提高阅读量的方法肯定不止转发,而转发说白了是靠内容勾引用户参与转发。还有标题啦,配图啦,热点啦,干货啦等等等等,大神们介绍过很多,我做得非常不够,还要向大家多多学习。

   
小结:
既要知道用户喜欢什么内容,也要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内容,这样出来的内容一般不会太差,好的内容能吸引用户转发,至少在我看来,如果你不是微信大号,阅读量还是靠转发吧。

       
PS:标题是很重要,但我真的做不来标题党,另外鄙视那些看了标题不看内容就转发的人

   
7
在互联网行业里如何成长?

   
这事搁哪个行业都一样,我当年刚毕业做老师的时候,也是从什么都不懂到成为别人的师傅,靠学习靠实践靠不断地试错才能成长。

   
互联网行业更大的好处是学习资源特别容易找到,每天刷亮哥的公众号就觉得好有收获,还有黑市商学院里的视频和文章也挺不错,最重要的是,我还有个做PD的老公,耳濡目染这件事就跟小孩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是一样的道理。

   

最后一个资源不是谁都有,所以大家还是去买亮哥的书吧,边实践边学习一定会更多的收获,亮哥,你觉得呢?

转载本文仅供交流,如有疑义请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