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这个是如今很多网络评论家分析文章中一再强调的普遍观点。

权威机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手机上网用户近8亿,而全国网民在8亿出头。这表明了在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已接近饱和。

因此,互联网上的普遍观点认为相对传统获客方式而言,互联网已不具备突出优势,而在巨头垄断、资本占据的状况下,互联网企业反而更难崛起。千团大战、滴滴大战快的、摩拜 VS ofo,互联网上的三大战役,证明了资本为王的真实法则。

分析家的逻辑是:在互联网红利爆发期,用小成本快速扩张流量是中小企业崛起的机会;但随着红利消失,获客成本增加,对中小企业而言互联网不再具备优势。

0.png

那么针对这个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人口红利不在那么充沛的情况,阿里、京东等互联网企业巨头是怎么应对的呢?

众所周知,会员在零售行业当中,并不是什么“新产物”,甚至过去各种会员的积分、打折券、兑换券等等,都已经被用滥了。但为什么,在当前这个商业环境下,京东、阿里这两个巨头旗下的各大零售平台、零售品牌都开始重视会员,试图通过对体系内的资源进行整合、梳理业务框架,检验体系内流量流转和变现成效。

阿里跨平台会员打通——“交易”用户

今天的阿里已经不是单纯的电商企业,因为除了电子商务板块,它还涉及到金融、文娱、本地生活等多个板块,这些新增的业务大多来自阿里上市前后的投资或收购,而且这些业务大多成熟完整,有自己的会员体系结构。

于是,针对体系内的不同会员系统,阿里开始大规模整合了。

从去年开始,阿里就为原淘宝、天猫会员推出了全新的“88会员”,用这个最新评判标准,将享不一样的优惠福利回馈给不同等级的会员。

1.png

今年阿里又做出了调整,全新上线了 的“88VIP”, 这个产品号称“贯穿阿里全生态权益”,并且凭借88元和888元会员费将优酷、饿了么、虾米、淘票票和淘宝、天猫的会员体系打通。借助会员体系,阿里开始整合体系内的资源、梳理业务框架,尝试体系内流量流转和变现成效。

除此之外,在线下业务中,银泰也推出了“365会员卡”,实付365元即享有会员权益,在专柜折扣的基础上享有9折优惠。

京东另辟蹊径玩起了跨界合作

紧随其后的,作为阿里的实力对手,京东也开始着发力了,虽没有阿里那样庞大的业务范畴,但京东另辟蹊径玩起了跨界合作。

去年6月末,京东宣布与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品牌宣传、信息化建设、航空客运业务、企业采购、会员体系、航空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京东与东航打通会员体系,优化东航的电子商城系统,实现双方会员积分互通。京东将联合东航为用户提供直连机票、机场服务以及出行实物产品的自动化组合。

随后,在今年4月京东与爱奇艺的会员权益互通也正式上线。京东和爱奇艺的用户只需完成权益领取并激活即可成为这两个平台年卡会员,同时获得相应的合作平台会员权益。同时,京东PLUS会员的资费情况也从148元每年调高至198元每年。

除了阿里和京东外,其它平台也闻风走向了联合的道路。如腾讯和喜马拉雅、腾讯和唯品会、贴吧和爱奇艺……

自此,付费“一卡通”有了两种玩法,一是自有体系整合,二是跨界合作整合。这些动作几乎相当于重构了一番已经相对完整的会员体系,这些商家为何要做这么大跨度的改变呢?

2.png

流量红利已过,会员增量背后是“存量盘活”

展望当今的中国的消费市场,人们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消费品质、商品的质量、商家的口碑、档次和服务在消费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现如今的消费者在和商家交易中,对商家产生信任感,更多地是因为情绪共鸣,或共同认知,消费者们在享受消费的过程。于是这种针对消费者“区别对待”的会员制深受商家们的推崇,慢慢地改变着当下的消费生态。

刚刚上市的拼多多证明了在中国还是价格因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大。运用已有的会员数据并加以区分才是零售电商们做精细化运营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应对用户群体“千人万面”好办法。

其实会员体系的整合过程就像在编织一张笼住消费者的大网,原本相互独立会员系统就是纵线,而会员互通就是横向的连接,而最终目的不过是把消费者们牢牢地笼在网络之中。

现今在中国的会员体系整合尚在起步阶段,将美国主流的会员体系照搬到中国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毕竟不同的市场差异化因素太多。所以,那个企业想要抢占了“数据化零售”的先机能够,就必须先探索出符合中国社会运营的会员体系。

来源:黑市商学院 作者:老周看市场

链接:http://www.heishimba.com/content.html?newsId=25896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并附上

出处和文章链接!未按规范转载者,黑市商学院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