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使用微信,看公众号开始,各类危言耸听的谣言也开始刷屏。朋友圈,公众号,特别是家族群,五花八门的谣言可谓无孔不入。

看看微信官方公布的辟谣数据就知道了,至今辟谣数据已达118万条,大多数和健康,食物有关。

3.1.jpg

面对这些谣言,大部分人会上网百度,但百度上的结果让人害怕,靠谱的内容才为大众真正需要。

机缘巧合,我发现了一个一本正经做科普的医学科普类公众号!

公众号「小大夫漫画」因为内容专业、严谨且丰富,从2016年正式运营以来,收获了50万+的关注量。一共出过5篇百万加爆文,最高一篇阅读量拿下了近200万。

一个医学科普类公众号,为什么使用“熊猫”作为IP呢?这个公众号背后的运营者都有哪些身份?西瓜采访了熊猫小编,邀请他和我们分享一些运营技巧。

1.打造深入人心的IP形象

「小大夫漫画」:粉丝和读者一般称其为熊猫医学,拥有三个最鲜明的IP形象:熊猫医生、傻呆呆、小虎。

3.4.jpg

熊猫医生并不特指某个人,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每位医生都是熊猫医生,是“国宝”,是全体国民宝贵财富。

熊猫小编说,熊猫医学科普与其它科普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是一线临床医生做科普,医生写出自己临床工作中的真实经验,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初做这个公众号,也是因为医生在从业中很多问题都是被反复咨询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也总是出错,所以他们就有了医学科普的动力。

除了熊猫医学的常驻人物,「小大夫漫画」还会以“大侠”和“女侠”的身份展示科普专家的形象,因为他们都是纯公益性质的科普,有古之大侠的风范,所以才塑造了这样的形象。

创号初期做过的哪件事对公众号发展起关键性作用时,熊猫小编认为,风格和IP形象等漫画的设计,在他们的运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说,每张图片不能超过一个手机屏幕;字体大小必须老年人也能看见等,这些原则到现在都没变。

2.找准切入点,收获第一批种子用户

2016年4月5日,公众号群发的以“脑卒中”为切入点的文章《小大夫漫画:脑卒中》,因为选题本身关注度很高,这篇文章在当时就拿下超10万+的阅读量。

3.7.jpg

熊猫小编表示,“脑卒中”目前已经是我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超过癌症;可能也与我国老龄化趋势有关,关心这个疾病的人非常多。

「小大夫漫画」的创始团队,是脑卒中领域大咖,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最开始,就是把在临床经验中,患者经常问的,非常关心的问题,或者认识的一些误区都写出来,科普给读者,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此后,他们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科普选题,努力成长为覆盖全科室的医学科普。日常运维中,他们根据科室和人群来划分科普选题。

3.8.jpg

“医学领域有太多内容需要科普,作为一个公众号,我们有流量的考虑;作为范医学领域科普公众号,即使知道某些话题的阅读量不会太高,我们也会科普。所以就需要以周为单位的对选题排期进行调整。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根据时令性,社会关注等因素,考虑每周的稿件排期。”

在秉持着“只要是大家关心的,对大家有帮助的,我们都会科普”的这个原则之下,《女性这个部位天生有缺陷,不知道就悲剧了》做出了近200万的高阅读。

3.9.jpg

“小大夫漫画是医学科普公众号,阅读量做到十万加主要是话题性、专家的科普能力。但做到百万加,真的是没有任何技巧可言,感觉就是一不小心触动大众的情绪和需求。”

“我们也发现,每篇爆文的留言中,都有很大比例是病例分享,说出自己亲朋好友的经历。可以看到,确实有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这篇科普的知识点,导致的悲剧,最终触动了大家的传播情绪。”

熊猫小编也分享了推文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篇文章:《快告诉身边的戏精们,这才是真正的抑郁症!》,成为历史推文中留言率(留言数/阅读量)最高的文章。

3.10.jpg

太多的患者或者患者亲友在后台留言,分享自己的经历,或者给自己鼓励打气的话。

他们在科普中发现,数据好不好并不是写得好不好,更多的是有多少人需要这个科普,需求的深度有多强烈。

虽然数据很重要,但参与阅读分享的人更重要。也因此即使一些话题阅读量不会很好,但后台很多读者留言咨询,反复咨询,他们就会科普,为大家服务。

3.拿过5篇百万+的公众号

需要面对什么挑战

虽然收获了一定的成功,但他们也和许多运营者一样,面临着许多赤果果的挑战,不论是内容上的,还是身体上的。

比如说,对选题专栏的划分:团队曾试过按照“科室”和年龄层划分科普的栏目。后来发现无论如何划分,都很难把一个“医院”精准装到一个个栏目中,所以最后在菜单栏做了“熊猫搜索”,用户根据关键词可触发科普的内容。

3.11.jpg

还比如说内容的生产,因为只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写出的东西才是形象生动,并且好用的。因此他们的文章都是一线临床医生写的,成稿后都需要专家审核确认。

而从确定选题 — 约稿 — 文字稿制作并审核 — 漫画稿制作审核 — 排版 — 标题 — 发布,这整个过程都要耗费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有文字专家和审核专家的介绍,既是对专家的感谢和宣传,同时也是专家对自己的文字负责并背书。

他们还遇到的困难,比如说一个团队长久运作必须要考虑的合适的变现方式;比如说,公众号运维需要关注的阅读量!

虽然出过优质高阅读的文章,但阅读量一直都是运营人心中的痛!

除了阅读量,新媒体人用生命在坚持的一个习惯。

采访最后,小编分享了做医学科普类公众号的一些体验“医学科普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争。如果正确的科普知识不去占领舆论,大众就会被错误的观点误导,父母的朋友圈就会被他们攻陷。所以医学科普这件事,是有责任和使命的。希望与所有同行共勉,共同前行。”

本文自:西瓜君 ,作者:虎牙

*转载本文仅供参考交流,不做商业用途,如有疑义请联系本文账号发布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