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我们运营的社群越来越多,但能聊的却越来越少。所以,如何运营一个高活跃度、有归属感的社群,也是一件非常下功夫的事情。道长认为,要想把社群运营出“归属感”,你可能需要懂得这些......

一、搞清动机

我们不妨假设一个普通人玩了一两年微信,他的微信号里面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群:公司群、小组群、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同学群、旅游群、兴趣群、临时群、客户群等等等等群太多了。

从这些群出发,我们尝试分析一个人加群的动机到底在哪里?

1.感情联络:亲戚、朋友、同学间;

2.学习提升:寻找比自己更专业的人;

3.宣传推广:宣传公司的产品、服务,又或者个人品牌;

4.社交/人脉资源:认识不同的人;

5.工作需要:公司同事,项目小组,部门;

6.兴趣爱好:游戏、音乐、电影等不同兴趣。

从以上很常见的6种动机来讲,存在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既在获得目的及不甚其扰的情况下不断循环,进群退群已经是常态。而关于那些亲戚、朋友、同学、自身需求的群,哪怕不聊天,却会选择让这些群在列表里一直保存下去。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对亲戚、朋友、同学有感情,会有一种记忆基础,而这种记忆基础会带给我们一种归属感,使得里面的人在脑海里都根植了这类“社群”的概念。并且在他们没有使用微信、QQ之前,一样存在这种概念,他们可能会有同学通讯录,会有书信来往,只是微信、QQ的群功能,让他们彼此的交流更加便捷。

也许有人说,非要亲戚、朋友、同学群才这样吗?当然不是!像小米之家、吴晓波书友会、罗辑思维会员群等,都具备这种归属感。归属感这种抽象的东西,它不会很多也不会很强烈,但它就是会让你有身处其中的感觉,让你感到你们是一个圈子的。你可以在这里玩耍,你可以在这里学习,你可以在这里社交,并且也会有人给你相应的回应,你会在感觉非常舒服的同时认为“缺它不可”。

1.jpg

因此,道长认为一个理想的社群应该是具有归属感的,而具备这种归属感的前提是:运营者需要搞清群成员入群的动机。

二、设置圈子

当运营者搞清楚入群人的动机时,之后社群的人员数量会得到一定增长,而当成员数量达到一个合适的程度时,运营者就应该去设置一个社群的圈子。其中,这个社群圈子的“目标”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目标

目标对于社群来说,既是让社群有清晰的定位,这个目标需要明确并且重复强调。

比如一个品牌发起的一场夜跑活动,聚起了一群夜跑爱好者,定时间定场地完成一场夜跑,那么这个群体的目标很明确。

比如一部电影,导演把演员、编导、执行导演、剧务、灯光、宣传策划等人找齐,组了一个100多人的剧组,要在3个月内拍完一部电影,这个目标也很明确。

比如一个诗歌爱好者,找到了学校里面上百个对诗歌感兴趣的同学,组了一个社群,发起早晨8点到教学楼某个位置读诗的活动,这个目标也很明确。

但通常90%的社群并没有明确目标!很多运营者建立了这类社群后,就开始瞎聊了。他们认为,互联网这么方便,人跟人之间可以自来熟,加微信、发名片、设置备注名称,然后就可以自由对接了。实际上呢?除了极少数人在“泛”加好友外,群成员几乎零交流,这里的零交流指的是以运营者运营社群初心为基础的,具有相同属性、兴趣的交流。

2.jpg

但这并不是成员们懒,不愿主动交际,而是在人的潜意识里,对于社交是有心理防线的,当他不了解一个人或没兴趣的时候、当他觉得无法为自己提供价值的时候,就不会产生交流。他们会想“为什么要添加呢”?可是如果群里一个人站出来带动气氛,或一个大佬出来分享干货,往往就会被人关注并且主动添加,因为大家能从他身上看到价值,这些人或大佬能与群成员产生共鸣,明确社群和成员们的目标。

2、管理

目标是目标,蓝图是蓝图,愿景是愿景,但终归还是得有实实在在去执行的人,所以运营一个社群,就必须配备相应的管理。这个管理并非特指一个群主,目前社会上也没有专职群主的岗位,因为这样的投入不值得,也会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3.jpg

但很多社群往往就只设置一个群主,这个时候,群主(运营者)就会孤掌难鸣了:群内说话经常没人回应,或者说话提问的太多疲于应对,产生两极化的情况。所以,此时社群需要设置多几个管理人员来进行辅助管理,并且还要物色其中优秀的、活跃的给予物质、精神激励。(注意,一定要有激励,这是很必要也很现实的。)

或者可以提拔社群里特别活跃的成员,选择其中比较突出的让他们当了管理员。慢慢运营者会发现,群里有发小广告的、发布与社群不相关信息的,不仅有管理员帮助,也会有成员提示,协同处理,省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能够发掘人才,能够管理社区,还能活跃气氛,何乐而不为?

三、制定规则&培养习惯

当确认一个目标之后,运营者需要思考如何开展后续工作,并且在开展后续工作的过程中,着重培养成员对社群的基础认知与习惯养成。

比如某地方商会,在经过几年的管理运营之后,商会成员会知道每月25号有什么活动;

比如一个社团,在经历几年之后,会知道有自己的周年庆、纪念日;

比如某知名自媒体大号,培养了一大群粉丝,粉丝每天在群里分享新鲜事、八卦事,这种分享已成习惯,然后这些素材就会成为自媒体的内容输出。

除了培养习惯以外,运营者还需要制定社群的相关规则。相信很多社群规都会明文规定不许发广告、备注地方+职业+姓名、不许私拉人等,但大部分群规形同虚设,久而久之还是有人违规。其中原因在于这些社群除了设定硬性规则外,还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其中就包括对群员的认知和习惯培养。

4.jpg

那么如何去平衡这两点?七维君认为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话题

定期制造话题讨论,这个话题是什么?本文没有明确答案,因为每个品牌、每个公司企业、每个运营者和自媒体的调性都不一样,所讨论的话题自然不一样。但不管什么话题,我觉得并不是说今晚群主跳出来跟成员讨论一下“区块链的发展还要多久”就完事了,这样得到的效果反而会不尽人意。

私以为定期的话题讨论一定要具备仪式感,比如今天社群预告明天晚上21:00—21:30将讨论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并选取积极发言的给予激励,让群成员有一定的心理期待与动力。另外,社群内的活跃分子和KOL,可以让他们一起参与,在社群里多说两句,对讨论的氛围会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5.jpg

最后,运营者可以安排选取优质的讨论结果整理成文,不管是群内发布,还是自媒体发布,都会对社群有很大帮助,形成更广泛的影响。

2、互动

互动非常重要,除了平常社群内群成员的互动,运营者还可以每周或者每月邀请几位嘉宾回来针对某个领域的话题进行分享,比如一家花店的,可以偶尔做做花艺技巧的分享;一家饮品类餐饮品牌,做饮品类调制分享……当然这种分享要定时间、方式(语音+文字),互动答疑等,嘉宾的邀请依据社群本身资源水平而定,也鼓励社群内挖掘。

同时社群运营也可以结合小部分营销推广的概念,嘉宾分享之前,可以做一下相关的推广预告。比如一个针对大学生学习的自媒体,邀请了一位毕业生分享自身的大学经历和感悟,这期间通过在各渠道(微信、QQ群、系里宣传、班级宣传、社团合作宣传、学校官微等)预告推广,积累了大约十个微信群,然后再通过社群小助手等管理技术,让这十个群的成员都能截取到嘉宾的分享语音或图像文件等。

6.jpg

通过类似的社群运营,循环往复,为公众号增长粉丝。当有了一定数量的社群成员群体时,再进行资源对接、社群裂变等,完成一个社群运营的闭环操作。

3参与

“参与”这个概念在小米身上体现的很棒,其方式就是聚集一群核心种子用户,为企业品牌产品的研发提供使用反馈、意见等,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为品牌宣传,达成一个推广渠道,进而使用户获得参与感。

7.jpg

社群与微信、QQ群不同,微信、QQ群只是单纯的交流载体,而理想的社群是需要让成员获得归属感的,恰好参与感就是获得归属感的先决条件之一。

4线下

互联网是相对陌生和并且虚拟的,前文讲到,一群陌生人聚在一块,真的很难聊些什么的。运营社群就像是谈恋爱,两个人如果线上认识,刚开始可能聊的蛮有热情,如果后续不进行线下见面,那么结果就是双方很快就冷淡了。

社群运营也一样,运营者需要在建立社群归属感的基础上,同时培养社群成员的视觉、听觉、触觉、记忆,只有真正从网友成为朋友,才会有继续交流下去的更大可能。

8.jpg

比如大学新生入学,建立了一个班级群,但大家还没见过面,没有共同记忆与话题,没有印象,从一开始的胡扯热情,到后面渐渐沉默。但是在有群的前提下举办一场新生见面会,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经常交流,那么话题自然会变多,即使不在群里聊,大家也会约出来活动。

总结

归属感其实是一个很难形容的感觉,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某一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归属感则是对这种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9_副本.jpg

我们定义归属感可能比较简单,但在社群运营中,归属感相较是非常不容易延伸的,尤其是社群越大越延伸越困难。所以,归属感需要运营者从建立社群之初就好好把控。那些归属感强的成员,一般是早期进入到社群中,并且非常活跃的人,他们陪伴着其他成员和社群一起成长,内心中会更多的认为自己比新用户有优越感和安全感,这就是归属感的体现。

其实只要每个成员能做到在社群中既是一个获利者,也是一个贡献者,可以通过共享和互利完善彼此与社群,就已足够让这个社群运营得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