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工作、广告投放中,经常听到一些所谓的大神,大咖,说互联网思维,当我们谈“互联网思维”时,我们在谈些什么?而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东西?   
微博上曾经疯传的一个关于互联网思维的段子:       

互联网思维后

化缘改叫众筹了,

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

八卦小报改叫自媒体了,

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了,

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了,

做耳机的改叫可穿戴设备了,

IDC的都自称云计算了,

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

放高利贷的改叫资本运作了

借钱给朋友改叫天使投资了......

你躺枪了吗

思维是个好东西,如果简单地理解它,它就是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其中包括解决问题的方式;互联网思维不是方法论,而是思维维度;不是商业化,而是一种革命式的商业逻辑。

而思维在广告投放工作、互联网运营当中也应用地尤为之多。特别是对于高阶运营来说,不要一味往前冲就行,很多时候你要思考的东西很多。

其实思考方式,本质上就是你的思维是否够全面。

而这也是决定你能否与其他运营者以及晋升高级运营的决定因素。你会说自己是做运营、广告投放的,那你知道做运营的思维都有哪些吗?

1、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

或者更广泛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不管你做活动也好、做内容策划也好,还是广告投放也罢,其本质都是为了能够吸引用户关注,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粉丝。那么这时候你就需要站在用户角度去想问题做事情。这时候你就要:

<1>做到用户体验至上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运营,第一个要义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体验。

两个产品解决同一个需求,一款产品不管从UI、UE还是其他视觉方面都做得顺畅无比,而另外一款则是BUG无比多,登录按钮都要找半天,你会用哪款产品呢?

而体验至上更是要做到沉浸式体验,即包括人的感官体验,又包括人的认知体验。

<2>要给用户参与互动的机会

《花千骨》这部电视剧大家都知道吧。当时为了能够贴近读者需求,使情节更吸引人,电视剧《花千骨》从宣布拍摄、剧本改编、选角色、电视剧拍摄,到主题曲制作,也始终贯穿制作团队与网友的密切互动。

官方就通过官方微博、贴吧、社交网络等渠道征集网友意见反馈,根据观众需求和倾向调整剧情。

通过这些运营,《花千骨》成为2015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是意料之内的事情,因为这部电视剧从制作到播出,都与观众保持着最密切的互动,而且可以实时让用户参与进来一起制作此电视剧。

<3>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我们在中学课程就经常学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应用到互联网行业,更是贴切至极。

我们做得很多运营工作,其实都需要用户的反馈建议,我们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而把需求转化为服务用户的功能工具,就是反映需求来源用户而服务于用户。

所以我们才会经常说,要学会需求分析,要多听用户的,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目的。

而当年的小米走的就是群众路线。当时小米就是把大家发动起来,用户也在小米论坛发布了超过1.5亿条意见,而这些意见建议经过小米官方处理之后,成为推动小米前进革新的动力源泉。

2、数据思维

数据分析思维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用户的数据,了解用户需求,然后改进你的个人决策,不断迭代。

数据分析不能为了分析而分析,而要将落脚点放到业务、产品和用户上。比如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应该帮助产品经理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迭代,驱动产品和用户增长。

而对于运营,也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在监测内容的阅读情况以帮助我们改进内容调性等。

而数据分析你应该有这样的架构框架,那就是现有数据积累,再分析这些数据,然后通过得出的数据结果,做出正确的运营决策。

<1>数据积累

数据分析必须拥有数据来做支撑。所以数据积累是第一步,没有数据也就没有后面的任何分析动作,所以你得先要找到数据来源。那么在互联网的产品当中,想要获取数据源,都有哪些渠道呢?

  • 使用第三方统计分析标准SDK接入到应用中。

  • 自己开发,精细化运营与产品决策。

  • 利用广告联盟的竞价交易平台。

  • 与拥有稳定数据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2>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手段、方法和技巧对准备好的数据进行探索、分析,从中发现因果关系、内部联系和业务规律,为商业目提供决策参考。

到了这个阶段,要能驾驭数据、开展数据分析,就要涉及到工具和方法的使用。

要熟悉常规数据分析方法,最基本的要了解例如方差、回归、因子、聚类、分类、时间序列等多元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原理、使用范围、优缺点和结果的解释。

<3>运营决策

一般情况下,数据分析的结果都是通过图、表的方式来呈现,俗话说:字不如表,表不如图。借助数据展现手段,能更直观的让数据分析师表述想要呈现的信息、观点和建议。

而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就是我们想要有用佐证,我们需要通过这些数据来实现精细化运营。

3、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阶段,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类型反映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过程。

每次讲到逻辑思维,可能都会想到这是大牛的人跟你说得最多的一个词。

比如什么思维、逻辑、推理等。是的,做运营也是非常重逻辑的一个工作,基本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逻辑能力不强的人,基本跟高阶运营没有太多联系。所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做运营,不管你是做哪个版块的,基本可以围绕:目的、目标、规划、执行、总结以及优化六个步骤去完成。

<1>目的

为什么做这次活动?大家接到活动运营任务的时候,往往就想着怎么去完成,往往忽略去问为什么?

大家可能觉得问为什么没有必要,其实不然。多问为什么帮助你去思考做好活动的必然过程。

你知道了活动的目的之后,便于帮助你更好确定活动运营内容。

<2>目标

比如,你现在手上接到要做一个活动任务,这个任务希望促销某种商品。

当你了解到其实促销这种商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量,那你会更加把活动内容和方向朝活跃老用户靠拢。那么这次活动效果会更好。

做活动无非是想在短期内快速提升运营指标,可简单概括为:

①吸引新的潜在用户;

②活跃固有用户;

③提高产品销量,提高转化率;

④提升或塑造品牌形象。

活动的目的就像汽车的方向盘,活动运营人员只有明确了活动目的才不会后续的步骤中偏离初衷。

<3>规划

全盘规划这是对一个活动、一个事件最好的交代。没有规划的事情我们不要做,所以一份活动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比如你这个活动是什么时候上线,活动主题是什么?每个模块的对接负责人是谁,如果活动执行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可抗力改如何应对,这些都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事先需要做好规划的。

<4>执行

前期规划事无巨细,执行的时候才能顺手顺心。之后,大家是来按你的规则来参与活动了,还缺一样东西,反馈系统,活动进行的怎么样,需要参与者,观众能看到结果.

如果把目标,规则,反馈系统想明白研究细致了,又有参与者来自愿参与,活动的执行就水到渠成了。

<5>总结优化

有总结才有进步,所以活动最忌没有复盘,没有复盘的活动是一个不完整的活动。

需要通过活动的总结复盘,不断去发现问题然后去优化环节,这样才能把活动越做越好。

4、跨界思维

跨界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创新、发散的思维方式。

我们所从事的行业本身就在互联网,互联网的本质就在于开放,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产生更多可能。做运营亦是如此。不管你是做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还是内容运营,要想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就需要与别人合作,擦出思想的火花。

其实,做运营的的眼光千万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领域,而是要看到市场里面的其他领域,只要目标群众一致、达成目标一致就有可能产生化学反应的可能。

这里(脑子)是个好东西,而不是要求只埋头苦干。

其实有些人做运营不久,但是其成就,能拿得出手的案例却很多,而有些人做运营许久,但是可以给别人吹吹水的案例却少得可怜,中间的差距就在于思维。

学多点,想多点,其结果往往都会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