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一、共享经济的“兴”路历程

1978年,“共享经济”这一术语由美国社会学家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琼·斯潘思(Joel.Spaeth)首次提出。

2000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的社区、BBS、论坛等开始涌现,人们通过这些平台表达观点,分享信息,可以说,这就是共享经济的雏形。

2010年,Uber、airbnb等众多拥有实物的共享平台开始出现,共享经济真正走入国人的视野。

2016年,共享单车一夜爆红,共享经济彻底爆发。随后,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睡眠舱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不到一年时间,很多项目就相继撤离市场,走向覆灭。

2018年,共享经济进入厮杀期,共享单车散尽风光后狼狈收场,共享汽车迎来倒闭潮,共享KTV破败不堪,共享租房市场乱象丛生……宣示着共享经济的“寒冬”已经到来。

2019年,共享经济将进入调整期与沉淀期。

2.jpg

二、共享经济带来的变革与反思

不可否认,共享经济已经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为公众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就在公众开始习惯这种便利时,一些共享模式却不见了踪影。这种现象正是说明,共享经济本身并无过错,但其带来的变革与困局仍然待解。

一方面,共享经济的运作模式有待深思。资本催熟了火爆的共享经济,但也意味着很多产品没有对应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共享雨伞等没有多少市场需求的产物接二连三出现,同时,一些企业往往依赖于高资本的投入,尚未建立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当资本看不到预期的盈利,必将考虑退出,必然有大量企业因为商业模式、造血能力而倒闭。如何充分挖掘资源?怎样满足高效的供需匹配?如何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一方面,相关的监管政策要及时跟上。共享经济经历了从蓝海市场被发掘到泡沫般野蛮生长后,相关的监管政策也该有所落地,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完善?公共数据的安全如何保证?用户维权难问题如何破解?统计监测体系如何建立?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共同发力,为共享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jpg

三、大浪淘沙下,静看共享经济风起云涌

共享“寒冬”的到来,让不少人对共享经济也开始心生质疑。事实上,无论是从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来看,还是从商业模式创新与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要求来讲,共享经济都将是未来的大趋势,不可阻挡。共享经济将从起步逐渐走向成熟,B端市场将成为商业巨头的重点发力领域,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行业将是共享的新风口,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渗透将进一步拓宽共享经济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将不断涌现,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