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对炒作玩客币的玩家来说上演了一出大戏,迅雷公司与迅雷大数据公司爆发了一场“内战”。



周二早晨,迅雷公司发布公告称,迅雷金融、迅雷易贷、迅雷小游戏、迅雷爱交易系迅雷大数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经营的业务,并非迅雷集团旗下业务。迅雷已正式撤销品牌和商标授权,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
迅雷公司认为,自身对该公司以迅雷名义进行的业务已经缺乏监督和管理的途径。公告还指出,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在“迅雷金融”、“迅雷易贷”、“迅雷小游戏”等以“迅雷”品牌冠名的相关业务宣传露出、流量入口等,目前已在迅雷产品、官方网站中全部下线。


午后,迅雷大数据公司旗下的迅雷蜂鸟金融发起了反击。
迅雷蜂鸟金融发布公告称,网传谣言来源(指迅雷公司早晨公告)是迅雷旗下网心公司负责人陈磊,是陈磊以其同时担任迅雷CEO之身份便利,打击报复迅雷大数据公司不愿在陈磊开展的玩客币违法违规活动中同流合污的单方面行为,并不是迅雷集团按照公司治理规程审慎决策后的违约表示。
此外,迅雷蜂鸟金融更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迅雷公司今年推出的重要产品——玩客币。迅雷蜂鸟金融在公告中表示,陈磊开展的非法发行玩客币活动,没有使用任何区块链技术,是个顶风违反7部委文件,利用非法交易所,非法群体传销,变相ICO,非法集资的骗局。



受上述消息影响,目前美股迅雷股价大跌18%。
在蜂鸟金融揭露这些耸人听闻的内幕以后,一时间,网上对迅雷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线下的玩客币价格也瞬间从8元跌至6元附近。
那么,事态将会如何演变呢?
浏览了网上的相关信息,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涉嫌变相ICO集资  
迅雷在2017年8月时,准备做玩客币的ICO集资开始造势。但因为9月以来的监管风暴,直接的ICO胎死腹中。随后迅雷调整策略,将玩客币与硬件进行捆绑,以众筹的方式发行给投资人,实现了通过发行虚拟币募集资金的目的。业界称之为“捆绑型”ICO,即以捆绑实物掩饰其ICO的本质。
二:涉嫌诱导和支持玩客币交易 
迅雷诱导集资人交易玩客币,从玩客币的二级市场上炒作获利: 它为玩客币的交易提供了技术基础,具体来说,它为玩客币设置了电子钱包,使得玩客币在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由地流转,使得第三方网站可以“独立地”为玩客币提供交易平台。  
它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如何交易玩客币”的教程,暗示集资人通过交易玩客币牟利。在宣传中将自己比作比特币,诱导人们相信其升值的潜力。同时声称为玩客币玩家提供了10亿元补贴。
三: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高 
参与玩客币集资的人数已经达到40万,这还没包括通过二级市场获取玩客币的人。当这些人发现自己手头的玩客币不能兑换成现金时,玩客币诱发群体性事件几乎是必然的。具体爆发时点最可能在玩客币的黑色二级交易市场逐渐关闭之时。
综合以上质疑,个人以为这些目前都不足以构成崩盘的理由:
一、
国家禁止ICO是为了防范大规模出现的金融风险,并不是针对某个币种或者企业。相反我认为政策风险反而不会太大,这点只要参考网贷,乱了3年直到现在才开始规范,而迅雷发行玩客币完全是企业行为,国家是不会轻易干预企业经营的,至少迄今为止连风险提示都没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迅雷发行的数字币是内部流通的,实际上就等于它的负债,没有政府背书,万一崩盘引发挤兑顶多到最后就是企业破产。
二、
诱导交易炒作玩客币,如果这个算是触犯法律的话,那么Q币和游戏币等这类代币产品又是如何流通的?何况它们还不是区块链的产品,可以无限发行的,如果增值算是违法的话,那么贬值就是掠夺了!再说,敢于炒作虚拟币的玩家,都是久经沙场的,其中的风险和收益他们不可能不清楚。
三、
二级市场炒作崩盘的风险,迅雷是上市公司,是不可能参与自家产品的炒作的,但是会以各种手段掌控价格趋势,玩客币上市不到2个月,公司已经数次向玩家警示风险。而且迅雷公司可以回收的手段太多了,比如用现有的或者新开发的数字产品去消化多余的泡沫,这样反而能促进公司运营的良性循环,这个就看管理层的野心有多大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就如9月份国家刚取缔ICO的时候,我就写过几篇关于比特币的文章:《ICO大清洗、比特币暴跌,机会还是陷阱?》《曾经让我赚了20多万的比特币,还能继续吗?》《中国比特币背后暗藏的惊天布局!》表明了我的观点,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的看法几乎完全正确。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对此次事件的看法,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并非鼓动大伙去炒作。但也不必听风就是雨,没有逻辑的炒作,都是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