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jpg

有一个小伙伴问我关于读书学习的困惑,就是说现在读书到底是一本本仔细看呢?还是买得到或者喜马拉雅音频里的听书节目,听别人提炼的精华,他很困惑。

下面是我一个创业者,生意人对于看书,学习干货的看法,这里我特别强调生意人的这个身份,因为每个人的职业不一样,他的学习也好,休闲也好,交友也好,甚至买房买车都是服务于他某种目的的,这个前提搞清楚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学习是一项成本很高很重要的事情,不是随便打发时间的。

下面听我慢慢道来我的读书之路。

我的读书元年应该是2007年,为啥是读书元年呢,就是从那年开始,我如饥似渴的有了强烈的目的性读书,而我大学时候读书确实没个方向,比较乱,更类似于陶冶情操的读书。

2007年是我在美的集团最后一年,我觉得家电这个行业太傻逼了,打交道的人太土,行业也属于没啥增长潜力的行业,我坚决打算转行,死都不干家电行业了。

可换行,你就得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啥?在美的工作一天实在太忙,对外界世界完全不了解。

那时候互联网,虽然我也上去查资料,但是那时候远不如现在的互联网干货多,没现在有趣,那个年代最重要信息最优质内容还是在纸媒,就是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眼界或者学习点干货在当时,首选还是杂志和书籍。

2007年那年我从当当网上买了5000元的书,我当时工资才2300一个月,因为铁定了要离开美的,我下了班抓紧回到住处就是看书,读完一批买一批,那年买书最多,不过之后每年也没低于4000元。

我买书的目的就是看别的行业的人在干什么,看金融行业,看房地产行业,看官商怎么勾结的书,书在当时对于缺乏人脉缺乏资源的我来说,是获取优质内容的主流渠道。

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进了联想,进了三星,反正我看书特别有目的性,就是看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书,在联想主要看官商勾结,如何当白手套的书,在联想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因为干的工作也类似。

在三星看的就是创业的书多了,因为三星我自知干不下去了,年龄也不小了,得考虑自己救自己,不能随大流了,所以就是看创业做生意的书。

就这么一直到了2014年,明显感觉到2014年以后自媒体高速发展,在知乎在微博上看东西时间越来越多了,加上我创业,我看大段大段看书时间少了很多,我学习新东西的步伐从没停过。

我这个人有自己的判断力,我不觉得印刷出来的书籍一定是非读不可,我也不觉得知乎,微博,公众号上的内容都是胡说八道,我有自己的阅历和判断力,能区分出来谁在胡说。

2015年以后,作为一个生意新手,互联网里混饭吃的新人,我有太多不懂的东西了,有些事情仅仅靠微博,知乎,公众号,书已经搞不定了,我得问人。

当大V的好处是人脉圈子大了,认识人比较方便,对于我来说很多想了解事情和东西我可以先问人,然后看知乎,或者去得到上找人问。

以前屌丝时代系统性看书学习的方式,对现在我来说性价比非常差。

为什么非常差呢,就好比健身减肥和赚钱两个方式都可以吸引妹子,虽然减肥变成帅哥也能吸引到妹子,但是明显成为成功人士吸引妹子的效率更高。

系统看书不是不好,对某类时间比较值钱的人来说,效率低。

我在一个星级酒店吃自助,有免费烤生蚝的提供,我非常爱吃生蚝,可排队的人太多,我觉得排半天队取两个生蚝,浪费这个时间不划算。我只拿不排队的吃的,若要吃生蚝直接出去买着吃。

你叫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系统性看书,他们肯定没时间,但是你能说他们的水平差么?

我从生意人角度来说,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为解决问题而学习这种方式效率更高,如果你的问题的答案在书里就去书里找,在知乎里就在知乎里找,在得到就得到里买,在某个人脑子里,就给他钱,让他告诉你。

对于在职场,在体制内的小伙伴关于读书和自我提升的建议,我的建议围绕一个有明确的利益目标而学习,而不是为了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也不能为了装逼或者逃避现实而学习。

并且不必拘泥学习的形式和载体,网课,找人聊天学习,亲手操作,都是学习。

我觉得我这辈子不读那些中外名著,我没什么遗憾的,对我来说,我的事业目的没有实现才是让我死不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