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0实现全面小康的底线越来越近,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精准扶贫正如火如荼上演。

钱哥关注到一个现象:给贫困户修建的安置房,存在给扶贫户“贴标签”的现象。

1.jpg比如有的地方,给贫苦户修建的安置房,在外墙主框架上涂上长长的红条,在错落分布的民居中非常扎眼;有的地方在安置房外墙上挂上扶贫公示牌。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将贫困户“家丑公开”,让他们抬不起头,总感觉矮人一截,这种心理压力会长期困扰整个家庭。

贫穷本身就已经够屈辱的了,现在还要让这种屈辱公之于众,这不是让一个没衣服穿的人,在接受帮助时在大庭广众之下穿上新衣服吗?

对于新的安置房外墙上贴上红条,贫困标识明显,有些贫困户甚至这样调侃:我们住这房子安全,小偷永远不会来,看看房子的外型和墙上的红条,就知道这家穷,没有进去偷的必要。

2.jpg

这种无奈的自我调侃,其实是贫苦户对这种贴标签式脱贫的反感。在乡下的熟人社会,大家彼此知根知底,或许没有什么,但是一旦产生外界接触,问题就接踵而至。

在外打工的小李,暑假时带了几个朋友到家里玩。过了半天,朋友就提了一个让小李父亲很尴尬的问题:“叔叔,你家房子为啥要在外墙上贴上红条啊?”无言以对几十秒后,路过的邻居赶紧机智圆场“找风水大师看了,贴红条辟邪!”

更有的地方,外来相亲的女方家长看不懂墙上贴红条,结果被告知村里给贫困户盖的房子都这样,女方家长羞愤之下转身走人,一桩亲事就此告吹。

这种贴标签式扶贫,由于方式不当,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都是没有顾及受助者的尊严问题引发的。

这种做法,跟很多大学评助学金时,让参选者轮流上台公开讲述家庭如何贫困如出一辙,在采取公示、公开形式保证公平、公正的目的下,让受助者面临自尊的挑战。

3.jpg

这让钱哥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某地下大雪,学校要求所有学生返校上课,原因是为了让家里装不起暖气的孩子也能享受暖气。有的家长就说,为什么不单独让没暖气的孩子回校呢?校方又解释说,这样做时为了维护穷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不被区别对待。

穷也是有尊严的,穷人虽然没有刻意要求,但是做事周全的施助者,应该本着在穷人尊严不受损的情况下给予无差别的关怀,不人为张贴歧视性标签,不人为区别对待,这才是慈善的本质。

穷人的穷,不仅是物质上的穷。如果因不当扶贫加剧精神上的困窘,那就有悖于扶贫的初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