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李叫兽来深圳出差,我开车去机场接了他。想起我们上一次见面,还是在2016年7月份北京清华五道口的一间茶社。

那时候的他,是国内营销圈一颗年轻耀眼的明星,但还没去百度当副总裁;

那时候的我,公众号刚刚破了十万粉丝而已,连第一本书都还没出。

两年后的今天,再见到李叫兽,神情明显多了一些深沉,过去两年高密度的工作体验,在他脸上留下成熟的痕迹,眼神却多了份犀利,和笃定。

李叫兽做百度副总这两年,天天和百度创始人Robbin开会,手下管着几百人的团队,一年坐着百亿规模的业务。让他在对事情的看法和分析上,都站在了一个更本质,也更高的维度。

我们坐着聊了一个小时,聊了很多话题,关于战略,关于商业模式,关于创始人格局,关于做事情的品质,关于人生的追求,以及喜欢与自洽之间的关系。

2

接下来,我想结合与李叫兽的聊天,还有自己这两年创业的感悟,提炼几个观点和大家分享, 相信对你在创业路上,或者自己做业务,会有本质认知上的帮助。

第一个,关于用户增长。

在叫兽看来,目前主流的靠内容,靠自己的力量去推动的用户增长,都是有问题的,都是不可持续的。

“一定要做赋能型用户增长,帮助别人达成一个他想要的目标,让他帮你做增长,这才是健康且持续的。”

“就像小区门卫的保安大爷,他掌管着这个小区的用户入口,如果你能帮助他挣一些除了工资以外的钱,然后给他一个工具,他就很乐意帮你获取这个小区业主的用户数据,帮你实现用户增长。”

所以,未来的生态都是去中心化的,想要靠一己之力做用户增长,是愚蠢且不可持续的——这不是好的商业模式。

第二个,关于赋能他人。

阿里巴巴的核心并不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的本质,是一家帮助别人做电子商务的,给其它商家赋能的公司。

拥有给别人深度赋能的能力,这才是阿里巴巴成为一家伟大公司的基因。

这一点我和李叫兽不谋而合,今年我深刻意识到,就好像那些做公开课的,了解学员深层次的需求,为他们拓展认知的边界,开放更多资源给他们,自然而然品牌声量也会逐渐扩大。

未来,我很想做的一件事是将每一个与我进行过深度连接的用户,通过数据管理了解用户的想法,不断加深自己对用户的理解,从而拥有给别人赋能的能力。

3

第三个,最大的竞争壁垒是时间。

上面我提到说做赋能的能力,做用户运营的能力,但其实能力竞争外,最大的竞争壁垒,是时间。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小作坊团队,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时间会成为企业经营最终的护城河。

时间有限,我们一定要做减法。

做事情,可以做得少,但是要做出品质感,因为只有做出品质,才能成为行业头部,而头部的杠杆效应是巨大的。如果你做了很多事,每个事情都没有能力成为头部,那其实是时间成本的浪费。

很多人很难理解李叫兽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出自己的书,但是关于这一点李叫兽和我说:“是有很多出版社找我写书,可我会反问自己,我出这本书,能不能成为这个领域必看的前五本书的其中一本,到了那一刻,我再出书。”

这也是战略,只不过不是事业战略,而是人生战略。

第四个,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曲线。

整场谈话,李叫兽和我一直在分析战略的可持续性,聊到差不多的时候,他意味深长地问了我一个问题:“有什么事情,是你未来能做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十年的?”

他接着说:“如果你想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现在我也正在寻找人生的第二曲线”

所谓的第二曲线,就是寻找另外一个事业的新高度。

我从李教授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强的事业韧性,也看到了个体品牌拓展边界,有无限的可能。

李叫兽从一开始选择深挖营销,写出5000字长文干货,就已经想好了自己事业的起步点是什么,以及如何走接下来的事业路线。

这种看准了就下注的事业拼搏,其实是很多成功人士共有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