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13-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迅速增长,至2017年底,发改委表示,我国共享经济交易规模达到4.5万亿元,且未来几年仍将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

1_副本.jpg

随着共享经济的风靡,各种顶着共享经济名号的项目遍地开花,共享单车、共享住宿、共享餐饮等赛道竞争激烈。如今,一项新兴的共享服务——“共享护士”的医疗模式悄然兴起。

一、什么是共享护士?

共享护士是共享经济涉及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发展的产物,以“互联网+”的护士线上接单、线下服务模式为主,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共享护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护理难”等问题。

二、共享护士发展历程

2015年底,一款名为“金牌护士”的APP正式上线,其中护士上门是其主打产品;自此以后,十余款“共享护士”平台搭乘其发展的第一波浪潮,在西安、福建、北京等地纷纷上线。

2017年,某医护上门服务平台公布了其护士上门的数据:根据对3.2万名认证执业护士、3万多名用户和10多万份有效订单的分析显示,北京、上海占据了总服务份额的50%,其中北京占38%;

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380万人,其中在基层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接近80万人;医护比例达到1:1.1,扭转了医护比倒置的局面;

2018年6月20日,国家卫健委针对“共享护士”这一新生事物,回应中指出,目前,部分有条件的省市探索开展“共享护士”上门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和行动不便患者就医难的问题,给老百姓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为护理服务进入家庭进行了探索。

2_副本.jpg

三、共享护士发展现状

——注册护士总数不足,市场需求缺口大

据原国家卫计委的统计,目前我国2.22亿老年人里面近1.5亿患有慢性病,其中91.2%的已故老人死于慢性病;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患者高达700多万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万人,预计2050年失能老人将达到9750万。

而另外一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只有380万人,医护比例达到1:1.1,远低于发达国家1:4;1:5的比例。护士人数明显不足,市场上存在着巨大需求缺口。

3_副本.jpg

4_副本.jpg

——资本市场反应冷淡,获投企业稀少

“共享护士”诞生以来,资本市场对这一新兴领域反应颇为冷淡。我国居家护理市场大概有十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金牌护士、福寿康、千家万护等,但是截止至目前,仅有寥寥可数几家企业获得了融资,且多为天使轮或Pre-A轮,融资最多也仅为3000万元左右。

5_副本.jpg

四、共享护士模式不健全,行业存在诸多隐患

(1)线上价格高昂

据悉,“共享护士”线上平台普遍收费较贵,以输液价格举例,其价格几乎是三级医院的8倍多,性价比不高。

(2)治疗效果、护士的专业性等难以保障

一方面,目前我国护士资源短缺。根据上文可知,我国现在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80万人,医护比1:1.1,远低于发达国家1:4甚至1:5的水平。三甲医院的大部分护士仍处于天天值班、无暇兼职的繁忙状态,共享护士平台上的护士是否“专业”值得怀疑;

另一方面,由于场地限制,家庭环境不具备严格的验药、配制程序,以及医生值班和抢救设备,护士上门的治疗效果相比医院亦是大打折扣。

(3)护士难以保障自身安全

今年来,女性安全事件频发。上门女性护士进到消费者家里这一环境的封闭性更高,由此带来的危险也更大。

(4)行业规则和标准缺失

我国2008年实施的《护士职业注册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护士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按照注册执业地点从事护理工作。而“共享护士”网约平台的签约护士,接受平台派单为公众提供上门服务,就属于在注册的执业地点以外从事护理工作。对此,上海市卫计委曾明确表示,所有跟网约平台签约的护士都是违规执业。可见,国家目前对于共享护士这一形式的态度暂未明朗,该领域内的行业规则和标准均属于缺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