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互金行业之前,我在银行工作了5年,是公司业务部客户经理,就是常说的信贷员,毕业后的第二年,我在中信某支行公司业务部工作,后来跳到广发银行。

说实话很怀念在银行的日子,虽然压力大,工资最低的时候每个月只有300块,后来工资涨了近百倍。能力和经验也跟工资一样涨的快,身体却被应酬搞垮了,经历的故事却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有趣。

先讲一个刚转正的时候发生的事,我和另外一位同事一起到郊县的一个屠宰企业做贷前调查。其实,去之前支行里已经有人了解到情况,这个客户行业不符合我行要求。

但由于是我们一个大客户推荐的,所以我们还要去做个样子找个理由拒绝掉他。到了企业以后我俩象征性的调查了厂房、库存等等,到了办公室董事长很热情的接待我们。

timg (4).jpg

就在我们准备结束调查的时候,董事长关上了门,拿出一个纸箱放在我们面前,里面摆满了现金,50万;董事长说你们俩只要把这两千万批下来给我,这钱你俩分了。

银行的贷款审批机制很严格,客户经理负责开发、维护客户,贷款审批要经过支行的业务部经理、主管行长、行长、支行信审会、信审经理、信审总经理、分行信审会,最后放款之前还有风控部的把关。

董事长,您太看得起我俩!银行的主动风险控制能力和被动风控手段都非常完善,这是银行的优势。P2P行业可能缺乏的正是这一点,但不能片面误解P2P行业。

首先我从银行信贷员的角度说说P2P理财吧,最初,对于P2P行业,银行人包括我的态度都是不关注、不关心、不相信的态度,根本不感冒。银行人总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和自信,你们的优质客户,我们银行根本看不上。

timg.jpg

举个例子,银行的公司业务部有个规定,单个企业3000万以下的贷款不用研究,不考虑,门槛比较高。

现在的多数股份制银行还是有着这个规定,所以有的时候企业想贷款2000万,我们会让他申请3000万;大多数的情况是,银行是不会帮助有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人渡过难关的,只会从优质的企业身上赚钱。

举个极端的例子:一个小企业想贷款500万元,我们会说不好意思,没有信贷额度了;就在同一天,一个国企想用5亿,这不光是额度的问题了,这还有存贷比的问题,存贷比是受监管的。

没问题!我们在存贷比受限的情况下可以为企业开具承兑汇票,利用表外业务避开存贷比的监管,说这些就是为了讲清楚银行的套路。

但现在想想网贷的小额借贷正是这个行业的优势,正面的降低借贷金额分散风险,侧面的弥补了网贷行业风控能力不高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被银行抛弃的众多的优质小企业及个人借款人在P2P行业里可以真正的得到帮助,资金来源正是我们这些投资人。

timg (2).jpg

再说说“网贷理财”和“银行理财”到底哪个更靠谱,“银行理财”很多人都买过,但你还记得当时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到底是投到什么地方去了吗,不用想了,我们银行卖理财的客户经理都不知道投到哪里了。

首先我们卖的理财多种多样,有代理的别家的产品,有自己集团内部基金发的产品,现在有些银行还会把部分资金投到互金行业里,这些钱到底投到哪没人知道真的还是假的;

有的产品说明书上会写一部分投资到国外的某个项目,一部分投资到基金,一部分投资到我们自己的贷款客户等等。“银行理财”也不是都会赚钱和保本的,我们自己买自己卖的理财产品都亏过。

“银行理财”靠着自己的信用背景,根本没有把信息披露给投资人,也披露不清楚,更没有第三方去评测和分析这些理财产品,像赌博一样的把钱交给银行,出现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因为相信银行这个牌坊。

“网贷理财”虽然出了不少问题,但在信息披露这方面,投资人至少有机会去分析披露的信息是真还是假,更让人嫉妒的是能让国家出来为“P2P”站台的事不是谁都能赶上的。
眼下,监管部门对银行通过互联网做业务有了更严格的要求,未来银行理财大概也不那么好做了,其实穿透底层资产之后,网贷理财和银行理财,谁高谁低,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