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底,国家网信办指导组织“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在网信办的推动下,抖音、快手两大头部短视频平台率先做出自己的反应。

抖音官方公众平台发布了“向日葵计划”,用户可以在每日首次登录时,根据弹窗提示选择是否开启青少年模式,浏览由抖音青少年内容团队所精选的短视频内容。快手也同步上线了更为严格的“青少年模式”和“防沉迷措施”,为青少年用户打造良性的内容生态。

微信截图_20190409110836.png

短视频平台成为青少年狂欢地

2017年短视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57.3亿元,进入2018年以后,短视频行业所具有的高流量和曝光度使其成为内容行业的一个风口。配乐简短,内容重复性高的短视频App,吸引了大批用户下载使用,也在年轻用户中掀起热潮。艾瑞咨询曾经进行统计,抖音和快手用户的平均每日使用时间分别在25到30分钟和60到70分钟,短视频平台成为诸多用户的时间消磨地。

作为头部短视频平台的抖音在2018年凭借去中心化和年轻化的内容特质,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积累了极高热度,同时抖音的用户数也从2018年开始快速增长,在2018年年末便达到了国内日活用户突破2.5亿,月活用户超过5亿的成果,抖音短视频的用户渗透率也随之不断上升,在最初占有一、二线用户的基础上,开始向三线城市延伸。

微信截图_20190409110848.png

与抖音的快速发展相同,2018年快手也凭借接地气的内容在保有原有的二三线城市用户同时,开始向一线城市拓展延伸,2018年有1.9亿用户在快手发布作品,全年使用快手并获得收入的用户达到1600万。快手用户群体的飞速增长,可以看到短视频平台在发展中具有的极强潜力。微信截图_20190409110916.png

短视频平台在大力收揽年轻受众群体的同时,对于青少年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在新京报发布的《抖音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20岁以下的青少年同样是抖音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性别年龄分布图中可以看出,16至20岁的女性用户在整体女性用户中占据12.5%,同年龄层的男性用户在整体男性用户中占据11.6%的比例,而15岁以下的女性用户在整体女性用户中占据8%,15岁以下的男性在全部男性用户中占据5.4%,抖音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同样存在着极强的影响力,抖音的用户构成整体趋于年轻化。

微信截图_20190409110931.png

青少年在短视频平台中的生长,也将关于视频内容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推向讨论的风口浪尖,短视频平台中过于成人化以及娱乐化的内容,从目前来看,确实对部分青少年用户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

早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5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其中有88.1%的受访者直言不良短视频内容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大,一些短视频存在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的现象,极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在内容难以把关之余,短视频具有的沉浸感同样是会对青少年带去消极影响的重要原因,“刷视频成瘾”也成为继玩游戏成瘾后,再次困扰青少年用户的重要问题。

从游戏到短视频,防沉迷系统逐步升级 

通过使用“防沉迷系统”来降低互联网软件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这种方式最早应用于网络游戏方面。

腾讯早在2017年便推出“防沉迷系统”,先后上线了成长守护平台、健康系统、实名认证等多个产品,试图从多维度来防止青少年沉迷于游戏。但是,“防沉迷系统”在推出后发挥出的效果却依然十分有限,系统上线后,针对破解“防沉迷系统”推出的多种业务也同步推出:出租成人账号,出租身份证等,对“防沉迷系统”发挥作用起到了极大阻碍。

进入2019年,腾讯再次加大未成年健康上网保护的工作力度,推出“儿童锁模式”,13周岁以下未成年新用户在首次登录游戏之前,将被强制要求进行“儿童锁”的登记认证。只有其监护人完成“解锁”后才能进入游戏,若未完成解锁则被禁止登录。

微信截图_20190409110948.png

随着“防沉迷系统”在网游方面的成熟,短视频方面同样开始在督促下加强对于青少年的保护。

首先控制使用短视频平台的时间,是短视频“防沉迷系统”的第一步。在抖音和快手两个平台的青少年模式中,对于青少年用户的使用时间都做出了相同的规定:每次使用时间都被控制在40分钟,同时每晚10点到早晨6点之间青少年用户无法使用软件。

其次,对于内容的精准推荐和筛选是短视频“防沉迷系统”的第二步。在抖音和快手用户打开青少年模式后,出现在首页的推送内容便会受到严格的限制,以抖音为例,首页的视频内容更多的变为了知识类、教育类和手工制作类内容,娱乐性的内容都会被过滤掉。而在快手中,首页推荐的内容也更多的为教育类视频和生活记录视频,喊麦或者舞蹈等视频内容都会被屏蔽。

再次,关闭部分功能,维持平台生态,也是青少年模式的重点之一。抖音的青少年模式中将直播功能消除,同时抖音和快手的充值、打赏功能同样在青少年模式中不能再使用,去除部分功能的方式可以将青少年用户在短视频平台中的使用行为限定于观赏内容层面,防止过度的金钱消耗。

微信截图_20190409111012.png

短视频平台推出的“防沉迷系统”,一方面可以看到在多方监管之下,短视频平台需要不断承担起平台责任,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青少年模式,也在倒逼平台方对内容进行分级管理,针对青少年提供不同种类和风格的内容,也可以看做是另一种的内容细分,对于平台的内容生态打造和内容分级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积极意义。

结语

从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年度大报告》中可以看到,在泛娱乐典型细分行业使用时长全网占比中,短视频从2017年的不足8%上升至2018年的11.4%,短视频已经成为了现在泛娱乐行业中的领头羊。

这种情况下,对于短视频平台拥有的部分青少年用户,平台方有责任和义务为其提供更加清爽的内容环境,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平台方设置防护措施目前来看仍然只是一种被动手段,青少年用户可以选择转移至其他尚未设置防护措施的短视频平台观看。

“防沉迷系统”背后隐藏的符合青少年用户审美的内容缺位现象,则应该被放置到更重要的位置进行探讨,从根源出击,解决短视频平台中的青少年沉迷问题。

唯有化被动为主动,防护与出击相结合,才可能真正实现用户和平台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