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款产品,在设计师的眼睛里,可以很清晰地知道每条路径,像是从“上帝”视角看问题;但在用户的眼睛里,如果信息架构做得不清晰的话,就像在走迷宫。所以信息架构对于产品来说很重要。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怎样一步步完成信息架构。

什么是信息架构?

信息架构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信息架构是一门学科(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狭义的信息架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互联网的产品信息架构或者思维脑图。

完成信息架构的依据

1、用户需求

了解用户需求,我们需要考虑到4个方面:角色—谁在使用产品;场景—什么时候可以使用产品;目标—使用产品做什么;频率—功能的使用频率是多少。

举个栗子:

在微信当中,角色是—大众用户;核心目标是—和朋友随时随地聊天;主要场景是—发起以及回复朋友聊天时。微信的产品定位是:基于熟人的即时聊天工具。所以在微信当中:

聊天、通讯录是放在信息架构的第一层。

微信截图_20181105115918.png

2、业务需求

业务需求方面强调产品的核心价值、主线功能、特色功能、整体结构等。

举个栗子:

同样,在微信里面“发现”页中,有“摇一摇”。

“摇一摇”的发展历程,最开始是微信想要拓展用户的使用量。所以“摇一摇”是业务需求驱动的,定位是陌生人社交。而业务需求主要站在公司、商业的角度。

而“看一看”、“摇一摇”也是出于业务需求驱动,主要目的是抢占用户时间(增强粘性)。

那么,对于用户来说,强需求和高频率使用的朋友圈为什么放在信息架构的二级?

1. 为了维持信息架构的稳定性:微信“朋友圈”在4.0版本上线之前,微信2.0就已经是4个Tab。

2. 商业需求:其他变现业务引流曝光。

3. 用户看朋友圈的目的性强。

4. 那时的微信也没有预料到朋友圈会这么火。

我们可以看一下张小龙的信息架构观:

先做产品结构、之后才是功能细节;

保持结构简单明了,不轻易变更,让用户无所适从;

次要功能丰富主干、不喧宾夺主、尽量隐藏起来,而不是放在一级页面。

3、竞品架构

指的是用户还会使用哪些产品,以及他们的共性和异性是什么?

比如:对比淘宝和京东,他们的共性和异性是什么?

共性:

首页——用户寻找和看商品;购物车——添加购物车的商品下架;我的——查看和个人相关的信息,比如订单状态等。

其中5个tab中有3个满足了用户在电商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异性:

消息——淘宝中除了基本的物流消息外,淘宝消息的核心是用户和商家沟通的即时消息;而京东是辅助用户完成购物决策。

分类——淘宝将分类弱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逛”的需求,不在分类上面做引导;而京东用户购物的目的性强,在分类上面做强引导,尤其是早期的3c和办公用户等。

微淘、发现——两者都有相同的目标:将商品以“内容”包装的形式,兜售给用户,只是内容的形式有差异。淘宝的“微淘”:内容来源主要有淘宝的自由生态,来源于淘宝达人、官方店铺的内容。京东的“发现”:内容来源主要是非京东官方、第三方的内容,形式则以图文feed流中的商品导购。 

微信截图_20181105115907.png

小结:

“共性”是在找满足产品核心需求下用户的使用习惯。比如电商的“首页”、“购物车”和“我的”。

“异性”是在结合产品特色的设计机会点/创新点。比如电商的“消息”、“发现”和“微淘”。

这三点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准确的把握用户的需求、业务的需求并没容易,这要求设计师对自己的产品、竞品都非常熟悉,并且具有一定的商业视野。